今天咱来唠唠电车和油车的轮胎,这俩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大有不同。就好比运动鞋,跑步鞋和篮球鞋看着都是鞋,但功能可不一样。轮胎对于车来说,那就是 “脚”,车的动力、重量、使用场景不同,“脚” 自然也得跟着变。
先从外观说起,你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少电车的轮胎相对窄一些。这可不是厂商偷懒,而是为了降低空气阻力,提升续航里程。毕竟对于电车来说,多跑一公里都是胜利。像特斯拉 Model 3 的部分车型,就用了窄轮胎,以此减少能耗。而油车轮胎宽窄不一,追求性能的油车甚至会配上超宽轮胎,为的是提升抓地力,满足激烈驾驶需求。另外,轮毂设计也有门道。电车轮毂通常比较平,辐条宽且间隙窄,这样能减少空气进入车轮时产生的湍流,降低风阻和噪音,像比亚迪汉 EV 的轮毂就是典型。反观油车,轮毂设计更注重美观和个性化,各种造型眼花缭乱,为的就是满足咱车主的审美。
再讲讲性能差别。动力输出这块,电车的电机能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起步和加速那叫一个猛,就像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响瞬间冲出去。这对轮胎抓地力要求极高,不然起步就容易打滑。我有个开电车的朋友,有次在湿滑路面急加速,轮胎直接空转,车差点失控,可把他吓坏了。而油车发动机扭矩输出是逐渐提升的,起步相对平稳,对轮胎瞬间抓地力要求没那么高。还有滚动阻力,这对电车续航影响巨大。滚动阻力小,电车能耗就低,续航自然增加。为了降低滚动阻力,电车轮胎在材料和工艺上煞费苦心,比如用低滚动阻力橡胶配方,优化花纹设计。而油车不存在续航焦虑,轮胎设计更多考虑综合性能平衡。
说到静音性能,电车可太有讲究了。因为电车行驶时发动机噪音几乎没有,车内安静得很,这时轮胎与路面摩擦的噪音就格外明显。为了让咱开车更舒服,轮胎制造商想尽办法,在轮胎内部加吸音材料,优化花纹设计,减少噪音。我坐过朋友的电车,高速行驶时,除了轻微风噪,几乎听不到轮胎噪音,感觉特别安静。油车发动机噪音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轮胎噪音,所以在静音设计上投入相对少些。
原料和技术方面,电车轮胎也很独特。电车轮胎大量采用合成橡胶,这种橡胶能减轻轮胎重量,提高刚性,更好地应对电车高扭矩输出。据我所知,用新型合成橡胶的电车轮胎,重量能减轻 10%-15% 左右。而且,电车轮胎技术创新不断,静音筋技术、泡沫嵌入技术、高弹性橡胶技术、全新钢丝排列技术等纷纷登场,提升了轮胎性能。相比之下,油车轮胎技术成熟稳定,虽然也在进步,但创新速度和力度稍逊一筹。
最后讲讲价格。电车轮胎价格普遍比油车轮胎贵不少。就拿比亚迪唐来说,EV 版轮胎单条 2000 元左右,燃油版只需 750 元左右。这是为啥呢?一方面,电车扭矩大、车重,对轮胎抓地力、耐磨性、载重能力要求高,研发成本高。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续航、降低噪音,电车轮胎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增加了生产成本。再加上电车市场规模相对小,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
这么看来,电车和油车轮胎在外观、性能、原料技术、价格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家人们在换轮胎时,可一定要根据自己车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轮胎。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发大财,出行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