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车主爆料:刚提的比亚迪汉EV,官方标称续航715公里,自己实测竟跑出902公里!充电时更发现15分钟补能400公里,比老款快了一倍不止。一查才发现:比亚迪竟“偷偷”给新车换装了第二代刀片电池!官方至今未正式宣布,但实测数据已炸裂全网。
按车企惯例,重大技术升级必高调造势。但这次比亚迪反其道而行——二代刀片电池3月起已量产装车,却秘而不宣。业内人士透露:比亚迪在玩“技术降维打击”!一边用一代电池清库存,一边让二代电池实测口碑发酵。等对手反应过来,市场已被收割。
二代刀片电池的确狠:
续航破千公里:能量密度冲上210Wh/kg,比一代提升20%,硬刚特斯拉4680电池;
15分钟快充400公里:8C超充技术让充电像“开挂”,一杯咖啡满血复活;
成本再降15%:用磷酸锰铁锂替代贵金属,车价有望再跳水。
但争议随之而来:疯狂堆性能,安全会不会缩水? 毕竟年初某新势力车企因追求快充导致电池起火,还历历在目。
比亚迪的底气在于:二代刀片电池扛住了400kN挤压测试(国标仅100kN),相当于70km/h高速撞击不爆炸;针刺实验温度仅60℃,完爆三元锂电池500℃起火。更绝的是,它提前通过了2026年实施的新国标,连欧盟严苛电池法都轻松过关。
比亚迪为何要“偷偷升级”?实为狙击固态电池! 宁德时代、丰田的固态电池宣称能量密度400Wh/kg,但量产拖到2027年。比亚迪趁空窗期,用二代刀片电池抢占市场:“你们画固态大饼,我直接让车主开上‘半固态级’电车!”
这一招让对手措手不及。某电池企业高管吐槽:“比亚迪把技术战打成情报战,等我们看到实测数据,产线调整都来不及!”
新车主喜提“隐形升级”,但老车主集体破防:“才买一年就变落后产品?” 尤其一代刀片电池车型,冬季续航打7折,快充要1小时。比亚迪客服回应“技术迭代正常”,却避谈补偿方案。
更尖锐的质疑是:不官宣就装车,是否侵犯知情权?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电池属于“核心配置变更”,厂家有义务公示。而比亚迪咬定“同型号优化”,玩起文字游戏。
比亚迪的“暗装”策略,既秀了技术肌肉,也暴露了野心——用供应链话语权碾压对手,用户不过是棋盘上的兵卒。 当续航和快充不再焦虑,下一个战场或许是 “谁把用户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