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7月12日,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一汽红旗嘉年华举行开幕式,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出席并宣布开幕。
在现场,比亚迪、鸿蒙智行、理想等展位人头攒动,多款新能源车型引人瞩目。黄强提到,我们欢迎更多新能源车企来吉林投资兴业。
他提到,“希望企业之间加强协作、相互促进,避免‘内卷式’竞争,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繁荣汽车市场。”
避免“内卷式”竞争是近期外界关注的重点。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近期,针对整治“内卷”,国家部委已多次提要求。地方层面,也有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发声。除上文提到的吉林省之外,还有陕西、内蒙古等地。
7月9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调研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他提到,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清理废除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定和做法,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和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会议提到,要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规范招商引资、涉企执法行为,解决企业“内卷式”竞争等问题。
一个重要背景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而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统一的政策、规则和标准,同时破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尤其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在顶层设计层面,中央已经指明了方向,即“五统一、一开放”: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从实践层面来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各地协同发力、破除壁垒。
具体而言,地方需要从多维度着手,比如要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要推动市场设施互联互通、打通制约人才流动的“堵点”“卡点”。此外,还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让要素资源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今年以来,地区“小循环”正逐步被打破,市场壁垒逐步拆除,区域间贸易更加顺畅。
但“内卷式”竞争也让众多企业深受其害。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而“内卷式”竞争是一种围绕特定市场空间的低质竞争、重复竞争,并未带来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反而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
如何破局?
需要政府重拳整治市场乱象。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部委已多次提到“整治”。比如,工信部此前提到,正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等;市场监管总局也在近期召开了2025年第四次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提到“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
需要企业练好“内功”。
“内卷式”竞争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创新乏力的现实。如果不能通过创新带来增量价值,就会陷入低水平的存量竞争。以汽车行业为例,由于自主创新力度不够,不少车企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上出现同质化,“千车一面”导致市场竞争陷入低水平的价格战和营销战。
因此,一方面,企业要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塑造品牌等方面发力,另一方面,还要拓展国际发展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