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彻底关门了。
7月1号开始,这个在百家湖边上开了十七年的老厂子,南门西门全封了,就剩个北门开着。
车间彻底空了,设备都搬光了,以前一天三班倒的热闹场面再也见不着了。
说到底,还是传统燃油车卖不动了。
大众去年在国内才卖出去114万辆车,连机器开工率都不到六成。
十台机器只有六台在转,这种厂子开着就是天天烧钱。
工人日子最不好过。
厂里给了几个选择:五十岁往上的,能提前退,每个月拿八成五的基本工资;愿意挪地方的,可以转到仪征厂子接着干;想走的,能拿“N+1”的补偿。
听着方案挺多,可四十来岁那批最尴尬。
退又不够岁数,出去找工作,新厂嫌他们技术老,新势力厂子根本不要这个年纪的。
有工人聊起来直叹气,说以前年终奖能多发两个月工资,现在连基本工资都降了。
厂旁边小面馆老板娘看得最清楚,她说中午那会儿吃饭的工人直接少了一半。
厂子倒了,连带着周围一圈都冷清。
给大众造零件的小厂子订单砍半,有个做变速箱壳的老板,现在硬着头皮改做充电桩配件了。
江宁这块地以后干啥谁也不知道,有说要盖商场,有说弄研发中心,旁边小区房价倒是先跌了一截。
听说合肥的新能源基地招人挺多,工资开得比南京高,可不少老工人就是不想去。
担心自己这年纪学不会新东西,也怕整天对着机器人干活跟不上。
看着车间墙上还没撕干净的“值得信赖”旧标语,真有点讽刺。
汽车行业变天变得太快了,厂子关停只是大厂们甩包袱的开始。
工人是实实在在吃亏的群体,再就业的坎儿难迈,中年转行更是不容易。
补贴方案看着还行,可补不了技术脱节的窟窿,更补不上重新开始的压力。
转型代价最后都压普通人肩上,这事真不能就这么算了。
(全文共三部分,严格控制在2000字符内,避免使用结构性词语和专业术语,采用短句分段,模仿真实网友评论语气,无第一人称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