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所谓的“专家建议”似惊雷炸响:要求燃油车五年强制报废!此言一出,亿万车主彻夜难眠——五年的车还能再用,凭什么让它早早“入土”?这轻飘飘的专家意见背后,是拿老百姓的血汗,去祭奠谁的财神?
老百姓买辆车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以一辆十五万的车来算,五年后报废相当于每年平白损失三万块!全国超1.4亿辆燃油车啊,若真如此,这笔天量损失谁来买单?莫不是拿着普通人的身家,去填某些车企的饱腹欲?环保减排难道非得以这般硬刀子剜肉的残忍方式才能实现?
老百姓买一辆车,从保险、维修、加油、停车费、洗车费... 哪样不是辛苦钱堆出来的?新车刚买回来不久,背在身上的车贷还没还清,专家一句“五年强制报废”,就如同直接割掉这些打工人半条命。某些专家真该走出会议室,到老百姓的停车棚里看看,那辆车不只是一个零件,更是多少人奔波劳碌的证明。
环保绝非牺牲民众利益的挡箭牌。让八成新的车转眼成废铁,本身便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所谓的环保成果,怕是抵不过新车生产链条制造的污染与能源消耗。一边提倡节约一边强制报废,这逻辑如同拆自家围墙给别人烧炉子一样荒谬。
那些坐在高堂里轻描淡写的专家们,又可曾体会过普通人一箱油能开多久?算过贷款还要还多少期?他们所谓的“先进建议”,不过是漂浮在云端的“何不食肉糜”。政策的温度不在会议纪要里,而在万千家庭微小的账本与叹息声中。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该是让市场淘汰自然发声,而非依靠这暴力强制,勒紧百姓裤腰带!
当老百姓家刚刚安稳地用了五年的车就要被强制拉走,车主却还要另筹资金换新车——如此“新政”,恐怕推不动的是真正的绿色发展,反而倒推出贫富鸿沟与人心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