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油价居高不下,不少插混车主为了省油,干脆把车当纯电车开,日常通勤全靠电池,发动机几乎成了摆设。但长期这样使用,真的没问题吗?会不会让发动机“躺”出毛病?
发动机长期闲置确实可能带来隐患。机油长时间不流动,容易形成油泥沉淀,甚至乳化变质,影响润滑效果。下次突然启动时,发动机内部可能因润滑不足而加剧磨损。此外,油箱里的汽油也有保质期,普通汽油3-6个月就可能氧化变质,乙醇汽油更短,仅1个月左右。变质的汽油会产生胶质,堵塞油路和喷油嘴,甚至导致积碳堆积,影响发动机性能。
不过,现代插混车通常都有智能保护机制,比如在长时间纯电行驶后,系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避免机油沉淀和燃油变质。但即便如此,车主也不能完全依赖这套系统,最好主动让发动机“活动筋骨”。比如每月跑一次高速,或者每周切换几次混动模式,让发动机运转30分钟以上,既能 消耗旧油,又能让机油充分循环。
插混车的优势在于“可油可电”,但长期偏废一方并非明智之举。合理混用油电模式,既能延长发动机和电池寿命,又能避免燃油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