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去楼下修车铺打气,正好瞅见老板蹲在一辆 SUV 旁边直皱眉。凑近一看,好家伙,发动机护板的螺丝掉了俩,剩下的那几个也歪歪扭扭的,护板耷拉着像块破布,开车时估计能蹭到地面。
车主是个年轻小伙,挠着头说就上周在路边店换了次机油,当时也没在意。老板边拿工具边叹气:“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真松了能把护板颠掉,万一卷进轮胎里,那麻烦可就大了。” 我站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自己之前也犯过类似的糊涂。
去年冬天洗节气门,拆下来的时候有个小螺丝特别紧,我使劲一拧,“咔哒” 一声居然断在里面了。当时心就沉了,这玩意儿藏在发动机舱深处,取断螺丝花了我一下午,还多花了两百块。后来修车师傅跟我说,这种小螺丝看着普通,其实都是按车型定制的,强度、尺寸一点不能差,随便换个替代的,跑高速时震松了都可能出问题。
你还别说,我邻居张哥就遇过更惊险的。他那辆老车后备箱锁扣的螺丝松了,自己找了个差不多的拧上。结果有次跑长途,后备箱在高速上突然弹开,里面的工具箱差点掉出去。后来去 4S 店检查,师傅说那螺丝看着一样,其实螺纹密度不一样,时间长了肯定 hold 不住。你说这要是在山路,后果真不敢想。
其实这些小零件的讲究多着呢。就拿轮胎螺丝来说吧,上次我去补胎,学徒小哥拧螺丝的时候 “咔咔” 使劲,老师傅过来一把抢过扳手:“你这是要把轮毂拧变形啊?” 后来才知道,不同车型的轮胎螺丝都有规定的扭矩,拧太松容易跑丢,太紧了会损伤螺纹,下次换胎都卸不下来。我当时看着老师傅用扭矩扳手一点点调,那认真劲儿,跟给手表上弦似的。
还有雨刮器下面那几颗固定螺丝,夏天暴晒后特别容易生锈。我之前图省事,用 wd-40 喷了喷就不管了,结果没过仨月,螺丝帽锈得跟焊死了一样。后来师傅用专门的除锈剂泡了半小时才弄下来,还说这地方的螺丝防锈层特别薄,每次保养最好用小刷子蘸点机油擦擦,花不了两分钟,能省不少麻烦。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不就是几颗螺丝吗?可你想啊,车子跑起来的时候,每个零件都在受力,哪怕是一颗毫米级的螺丝松动,时间长了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就像家里的椅子,少个螺丝看着没事,坐久了准散架。
我现在每次去保养,都会盯着师傅把拆下来的螺丝分类放好,装回去的时候也会多问一句 “扭矩够不够”。虽然有时候会被笑话太较真,但车子这东西,不就是图个踏实吗?前几天去做保养,还真发现水箱框架的一颗螺丝有点滑丝,师傅说再晚发现可能就得换整个框架,那可是小一千块呢。
其实这些小细节,自己平时也能检查。比如洗车的时候,顺手看看发动机舱里显眼的螺丝有没有松动,轮胎螺丝上的防尘帽还在不在。真发现有生锈或者松动的,别自己硬拧,找个靠谱的店处理一下,花不了多少钱,心里却踏实多了。
车子跟人一样,小毛病不注意,迟早变成大问题。那些藏在角落里的螺丝,就像身体里的关节,平时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可一旦出了岔子,疼起来才知道厉害。
养车这事儿,真不用追求多贵的补品,把这些基础的细节做好了,比啥都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点用,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你省个大钱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