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技术不断进化的当下,如何在不牺牲日常驾驶舒适性的前提下,实现极限操控动作,成为一项高水平工程挑战。钟摆漂移,作为赛车运动中的高阶技巧,对车辆在底盘结构、动态响应、驱动系统和安全冗余上的要求极高。在真实道路条件下,领克Z10以140km/h的时速完成钟摆漂移动作,成为目前国内率先实现该动作的主流量产电动车之一,引发行业关注。
不同于常规过弯方式,钟摆漂移的核心是通过预先诱发车身重心转移,制造尾部滑移,再反打方向进行修正,实现高速状态下的精准入弯。这一动作只有在车辆具备足够刚性的车身结构、精准响应的底盘系统、稳定的轮胎抓地力及合理动力分配能力下才能完成,而Z10不仅成功挑战,更将该技术动作完整呈现。
悬挂结构升级,提升动态响应稳定性
领克Z10配备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结构,相较于常见的麦弗逊悬架,该组合对车辆动态控制的响应更为精准。前双叉臂设计可在车辆高速偏航时抑制车轮角度变化,减少车辆侧倾,保障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支撑性;后多连杆则以多轴约束结构对轮胎姿态进行实时修正,维持后轴稳定性,有效降低尾部滑移风险。
通过这套高性能悬挂系统的支撑,Z10在进行钟摆漂移过程中能保持车身姿态稳定、响应迅速,实现方向输入与车辆反馈的同步性,确保操控可控、动作连贯。
四驱系统智能分配,确保车辆稳定出弯
钟摆漂移考验的不只是车身结构,更是动力控制的实时性。Z10所采用的智能全时四驱系统具备扭矩自动分配能力,可依据前后轴负载情况进行连续动态调节。在动作诱发阶段,系统主动减少后轮驱动力,以利尾部滑移;在方向修正和出弯阶段,系统又能迅速将合适扭矩分配至各轮,恢复驱动稳定性。
这种四驱响应逻辑极大提升了车辆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裕度。在一般湿滑路面或连续弯道中,该系统也可实时维持车身姿态和轮胎附着力,降低失控概率,为驾驶者带来更大的操作容错空间。
空气悬架与电控减振系统双重协同
Z10在底盘动态调节方面也做出了系统性布局。其搭载的双腔空气悬架系统支持车高与悬架刚度联动调节,在车辆处于高速状态下自动降低车身重心,增强抗侧倾能力;而在通过复杂地形或进出停车场等场景时,又能主动升高车身,提升通过性。
与空气悬架配合的CCD连续可变阻尼电控减振系统则根据路况与车辆姿态变化,毫秒级调整阻尼力。尤其在钟摆漂移中,该系统可感知横摆力变化,对减振器进行差异化调节,在保证支撑性的同时减少车身震动,提高整体操控精度与车内稳定性。
结构安全体系强化,多层级被动防护
Z10的安全性能并未因轻量化而妥协。其电池系统为神盾金砖电池,拥有超压针刺、火烧、跌落等多项极限测试通过能力,同时采用十宫格结构设计,具备承受65吨侧向冲击的结构冗余,确保发生撞击时电池不会发生泄露或起火风险。
整车骨架由84.65%的高强钢与铝合金构成,车身扭转刚度高达45,500N·m/deg,A柱更采用2000MPa热成型钢,在发生正面或侧向碰撞时确保座舱完整性不被破坏。全车搭载30颗感知硬件,覆盖范围达4.4万㎡,结合LYNK LHP高阶智驾方案,支持高速NOA及城市NOA,在系统主动介入前完成危险预判和规避,构建多层级主动+被动防护体系。
这台车,不只是为了展现一次技术突破而存在。它的底盘素质、动力逻辑、安全设计、智能功能,都围绕“可持续使用”这个核心价值展开。Z10所带来的不是一个炫技视频,而是一种汽车制造新逻辑——在看似极限的背后,是严谨的数据和工程体系的支撑;在日常可见的场景中,则是稳定、安全、可靠的长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