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咱们开燃油车的时候,要是它一箱油能跑个 400 多公里,大家都觉得挺正常的,没啥可大惊小怪的。但换成电车呢,充一次电跑 400 公里,就总有人在那说续航短,这到底是为啥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先来说说加油和充电这事儿哈。咱都知道,加油站那可真是到处都有,不管你是在热闹繁华的市区,还是跑到相对偏远一点的郊外,找个加油站那都不是啥难事。有时候开着燃油车,油表指针快到底了,心里也不咋慌,因为知道没多远肯定能找到加油站,加个油也就几分钟的事儿,方便得很。可电车的充电桩呢,分布就没那么密集了。在市区还好点,有些地方还能找到充电桩,可一旦出了城,到了郊外,那充电桩真的是少得可怜啊。我有一回开电车出去玩,想着去周边一个景点,结果半路上一看续航,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因为那一片压根就没几个充电桩,找起来可费劲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电车能跑 400 公里,咱心里是不是也得犯嘀咕,担心这电量不够用啊。所以说,充电设施普及程度比不上加油站,真的是让大家对电车续航产生担忧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讲讲续航里程的稳定性。燃油车加一次油能跑多远,基本上心里都有个底,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电车可就不一样咯。好多车企宣传的时候,说自家电车续航能达到 500 公里甚至更多,可实际开起来呢,能跑 400 多公里就不错了,有的甚至更少。这是为啥呢?原因可多了去了。就说这天气吧,冬天的时候,温度一低,电池的活性就下降了,就好像人到了冬天懒洋洋不想动一样,电池充放电的效率变低,续航自然就缩短了。还有夏天,天热得很,要是开着空调,那电量消耗得可快了,续航也会大打折扣。我有个朋友,夏天开电车出门,全程开着空调,本来显示能跑 400 公里的,结果最后只跑了 300 多公里。你看,这续航不稳定,是不是也让人觉得电车跑 400 公里就不够用了呢?
另外,咱们从心理预期方面来讲讲。燃油车发展了这么多年,大家对它的性能、续航啥的都太熟悉了。400 - 500 公里的续航,在大家的认知里,就是一个正常水平,而且心里清楚,就算续航低了,加油很方便,没啥好担心的。但电车作为新事物,大家对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再加上各种新闻报道说电车续航虚标啊、跑长途不方便啊,这些信息就会让大家对电车的续航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就算电车实际能跑 400 公里,大家还是会觉得不够,总担心万一不够用了可咋办。
还有一点,就是咱们日常的使用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时开车也就是在市区上下班通勤,周末可能周边游一下。在市区里,充电桩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还能满足需求,而且每天晚上回家还能充电,所以电车的续航在市区使用完全没问题。但一旦涉及到长途出行,比如跑高速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这时候燃油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高速上加油站分布密集,加油速度快,而电车的充电桩不仅数量少,充电还慢,要是遇到节假日出行高峰,那排队充电的时间简直让人崩溃。所以说,使用场景的不同,也导致了大家对燃油车和电车续航的不同看法。
这么看来,虽然从数字上看,燃油车和电车跑 400 - 500 公里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因为充电设施、续航稳定性、心理预期以及使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让大家对它们的续航感受天差地别。不过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车的续航问题也在逐渐改善,充电桩的数量也在慢慢增加。说不定哪天,电车的续航和使用体验,就能和燃油车掰掰手腕,甚至超越燃油车啦。大家对电车的未来发展有信心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好啦,今天关于为啥燃油车跑 400 - 500 公里能接受,而电车跑同样里程却被说续航短的话题就聊到这儿啦。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愿您往后的日子财运亨通,干啥都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