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津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天津大学教授胡适及其团队正忙碌着筹备建立电合成可持续航空燃料示范工厂,这意味着公司利用风光绿电,通过电解二氧化碳合成航空燃料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费曼动力创立于2021年,最初生产二氧化碳电解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催化剂。从关键原材料起步,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到实现二氧化碳电解器的全链条开发,再到去年底第一桶绿色可持续航空燃油在实验室面世,费曼动力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创业投资的扶持,天创资本就是其中之一。
天创资本管理合伙人高梅说:“2022年首次接触费曼动力,我们就坚定看好其科研能力和发展前景,先后进行了两轮股权投资。”
“天创资本的风险投资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长期发展战略上的支持。”胡适介绍,在公司发展关键阶段,天创资本建议公司用好现有资源优势,抓住航空产业减排机遇,布局终端设备,争取尽快产油。双方一拍即合,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全链路布局。
图为费曼动力研发制造的150千瓦大型二氧化碳电解器。(受访者供图)
如今,费曼动力已完成5轮融资,并与航司、机场、飞机制造商、石化企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投资方的各类产业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研发的产业化落地。”胡适说。
科技创新不确定性大,有了创投加持,“科创新苗”才能更快长成“参天大树”。高梅说,天创资本成立以来,已累计投资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约60家,其中10余家企业成功在A股发行上市或取得重大上市进展。
作为天津科创高地,天开高教科创园强烈的创新磁场吸引着各类创投基金。近两年来,天开高教科创园已累计注册3800多家企业,设立40余只基金,带动企业获得投融资近27亿元。
“45天,我们的实验中心实现了从零开始到建设完毕。”天津迪比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刚直言,“比开始设想的要快得多。”这家尚处于研发阶段的科创企业,是天开高教科创园良好创投生态的直接受益者。
这是天开科创专板启动暨首批企业挂牌仪式现场(2024年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为加大对初创企业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在天津“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下,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和天津市基金业协会连续2年发布“天津市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参考清单”,鼓励银行以清单为抓手,主动对接各类创投资源,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
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马英介绍,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等9家在津银行基于清单开展了投融资撮合、投联贷产品研发等拓展创新。2024年以来,在津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亿元,惠及154家科创企业。
“以基金投资为纽带,创新要素与产业资源融合更高效、科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更紧密,有力推动了天津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天津证监局副局长胡经生说,天津目前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319家,备案私募基金产品近2000只,管理资产规模近5700亿元。
为进一步完善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生态,近日,天津出台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活力,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比如,在募集端,天津将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50%提高至80%。“这一政策在同领域内有很强的突破性。”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建江说。
“天津将通过政策红利吸引优质资本汇聚,用制度创新激活创投活力,让创业投资在这里育新机、结硕果,推动科技与资本的‘双向奔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胡经生说。(记者李亭、郭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