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期推出了一项总额高达6.5亿英镑的电动车补贴政策,旨在推动低碳出行。然而,该政策却在“碳排放门槛”和“本地装配要求”等条款中设下隐性壁垒,几乎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
英国交通部长更在采访中直言,不认为中国生产的电动车有资格获得补贴,这一做法引发了各方对其贸易歧视本质的广泛质疑。
此举发生的背景,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英国市场的快速崛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全面领先,6月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50%,已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汽车品牌之一。
名爵、奇瑞、零跑等中国车企也纷纷破局,以强劲产品力赢得消费者青睐,撼动了传统欧美品牌的市场格局。
英国此番补贴设限,某种程度上正反映出其对中国车企崛起的“真实焦虑”。在关税壁垒、政策排挤与舆论偏见面前,中国车企并未退缩,而是通过海外建厂、本地化运营和技术创新应对挑战,逐步拓展影响力。
出海之路道阻且长,但正是这份步步为营的坚韧,正在重新定义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