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由罗兰贝格与《中国汽车报》社联合发布,深入分析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特别关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路径。
一、报告核心内容概述
1. 全球宏观经济与零部件产业现状
- 宏观经济波动: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延续波动与复苏交织态势,地缘博弈、贸易壁垒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 零部件企业营收下滑:2024年,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总营收同比下降5.07%,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反映出行业面临的增长压力。
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现
- 强劲韧性与增长潜力:中国零部件企业借助内需回暖与出口扩张,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中国上榜企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速为9%,新增上榜企业数为4家,显著优于全球各地区整体表现。
- 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核心领域加快国产替代和全球布局,营收规模和百强企业上榜数量持续提升。
3. 全球零部件企业竞争格局
- Top20企业营收下滑:2024年,全球Top20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规模较2023年同比下滑4.3%,仅3家企业实现增长。
- 头部企业增长驱动因素:麦格纳、康明斯、舍弗勒等企业通过全栈解决方案、新兴业务、区域平衡及成本优化等四大因素实现逆势增长。
4.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 总体规模及利润增速放缓: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但头部企业通过规模与技术优势保持较高盈利增速,虹吸效应凸显。
- 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新能源板块盈利能力最强,智能化相关板块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5. 技术与品牌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电动化:智能化、电动化正带来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零部件企业需提升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适应整车开发模式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
- 品牌建设:领先零部件企业品牌内涵在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更多融入情感链接和普世价值元素,通过新媒体、事件打造、合作冠名、线下露出等渠道进行创新。
6. 零部件企业国际化路径
- 海外业务拓展:中国领先零部件企业加速全球布局,通过本地化制造、全球研发布局、国际组织管理等方式,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 出海五大考量要素:海外客户需求洞察、兼并购及开放合作、海外本地化制造、全球研发布局、国际组织管理。
二、详细解读
1. 全球宏观经济与零部件产业现状
- 宏观经济波动: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延续波动与复苏交织态势,地缘博弈、贸易壁垒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全球主要零部件企业营收规模遭遇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欧洲、日韩等传统强势市场普遍承压。
- 零部件企业营收下滑:2024年,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总营收同比下降5.07%,反映出行业在复杂外部环境和深度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增长压力。
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现
- 强劲韧性与增长潜力:中国零部件企业借助内需回暖与出口扩张,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中国上榜企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速为9%,新增上榜企业数为4家,显著优于全球各地区整体表现。
- 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核心领域加快国产替代和全球布局,营收规模和百强企业上榜数量持续提升。
3. 全球零部件企业竞争格局
- Top20企业营收下滑:2024年,全球Top20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规模较2023年同比下滑4.3%,仅3家企业实现增长。
- 头部企业增长驱动因素:
- 麦格纳:通过收购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生态,提供全栈辅助驾驶模块和系统。
- 康明斯:受益于新兴大马力业务增长,尤其是AI发展驱动数据中心的发电机组业务发展,抓住产能扩张和高端机组机会,量利皆升。
- 舍弗勒:强化欧洲本地供应商,布局近岸外包生产电驱系统与底盘部件,通过自研核心部件,加强垂直供应链整合。
4.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 总体规模及利润增速放缓: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但头部企业通过规模与技术优势保持较高盈利增速,虹吸效应凸显。
- 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
- 新能源板块:宁德时代在整体版块收入和盈利的占比分别为80%和92%,持续以技术领跑,但近年来也持续受到电池价格下降影响,整体收入增长承压。
- 智能化板块:电子、轮胎轮毂、底盘等板块相对分散,但整体增速较快。电子板块已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持续推动技术迭代。
5. 技术与品牌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电动化:智能化、电动化正带来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零部件企业需提升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适应整车开发模式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
- 品牌建设:
- 品牌内涵升维:领先零部件企业品牌内涵在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更多融入情感链接和普世价值元素。
- 内容渠道创新:通过新媒体、事件打造、合作冠名、线下露出等渠道进行创新,放大品牌声量。
- C端形象塑造:部分领先零部件企业已提升C端意识,品牌塑造上增加C端可感知元素,提升品牌传播力。
6. 零部件企业国际化路径
- 海外业务拓展:中国领先零部件企业加速全球布局,通过本地化制造、全球研发布局、国际组织管理等方式,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 出海五大考量要素:
- 海外客户需求洞察:结合各地市场特征,灵活调整产品方案、配套能力与合作策略。
- 兼并购及开放合作: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快速切入海外高壁垒市场。
- 海外本地化制造:加速对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布局,配套中国车企海外生态链,规避贸易壁垒。
- 全球研发布局:在全球各地区进行研发布局,支撑企业市场进入、技术吸收以及成本优化。
- 国际组织管理:优化国际组织管理,将国际化作为“一号工程”,通过STAR海外组织与治理模型,实现中国总部向国际总部的转型。
三、结论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增长压力,但中国零部件企业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增长潜力,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表现突出。未来,零部件企业需适应智能化、电动化的变革,提升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并通过本地化制造、全球研发布局等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
部分内容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