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段子:小时候邻居曾对我家说,我们这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迈巴赫。于是,我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拥有一辆迈巴赫。然而,长大后经历一些生活的磨炼和体会,才发现事实上邻居当初说得并非全无道理。迈巴赫作为一种“顶级”豪车,常常被人调侃为“出生即拥有,便再也不可能拥有”。尽管如此,确实有一些人从小就拥有这样的奢华。
在6月8日的高考当天,在杭州的二中高考考场外,一名考生从一辆闪着银色车标的迈巴赫S450中走出来,他的身影引人注目。考生在整顿好自己的衣服后,信心满满地朝考场走去。坐在驾驶位上的是他的父亲,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他注视着儿子的背影,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期盼,随后又悄然返回了车内。
倘若没有那款绝艳夺目的迈巴赫,或许这一幕就会成为无数父亲送子入学时的普通画卷,平淡无奇。然而,这位父亲的身份,令人耳目一新。经过网络的传播,敏锐的网友们发现这位车主正是著名的铸铜艺术师朱军岷。原定那天他要在嘉兴的月河古街进行艺术展,但鉴于儿子这一毕生大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陪伴在侧,不愿缺席。
深入查阅他的背景资料,许多细节令人肃然起敬。朱军岷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铜雕技艺的浙江省代表传承人。为了即将到来的展览,他准备了五件金奖艺术品,充分展现了他的熔铜技术。作为这门技艺的第二代传人,他的父亲朱炳仁是最早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工艺品的人。
两年前,朱军岷与父亲一起带领铜匠们在嘉兴子城遗址公园完成了一座铜牌坊和端木堂铜装的制作,将这些历史遗址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也曾提到:“过去十年是我个人成长最为迅猛的十年,参与承办了G20杭州峰会、上合青岛峰会等重要项目。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我始终致力于对铜雕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探索。”然而,那些获奖作品只是朱军岷创造旅程中的一部分,他更大的理想是让年轻一代去了解中华非遗文化,并激发他们的热爱与兴趣。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铜的使用代表了一个文明的开启。而如今,铜制品不仅作为日常生活用具而存在,更是能以艺术品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他追求的不是单纯的雕刻技艺,而是如何巧妙地将铜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古代水墨画的流动感和空灵感,若是放在雕刻的作品中则难以形成生动形象,但在朱炳仁首创熔铜技术后,越来越多生动、栩栩如生的铜制艺术品开始层出不穷。而在他之前,铜几乎不可能用作建筑材料。
朱军岷希望能将父亲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他在九十年代读大学之后选择辞去公职,成为了一名专注于匠艺的工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想延续我们家族与铜的缘分。”那时,匠人这一称呼尚未流行,手艺人的地位也并没有如今这样受到重视,但父亲始终给予了他坚强的支持。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朱军岷的儿子朱也天也即将步入大学,尽管他对铜制作品颇具热情,但朱军岷并不会过于干预儿子的未来选择。毕竟,这位“迈巴赫少爷”本就是同学们中的优等生,他的未来选择多姿多彩,加上家族的底蕴和传承,成功的道路为他铺展得愈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