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增程式汽车还是新能源市场的“香饽饽”——可油可电、续航无忧,谁看了不心动?可到了2025年下半年,第一批车主却集体陷入沉默:这车咋越开越坑?四大难题,刀刀致命!
增程车的电池,看似省心实则“短命”。中汽检测报告直接捅破窗户纸:四年衰减30%以上,比纯电车(衰减25%)更快!
为啥?说白了,增程车电池容量小(普遍50度电以内),但充放电频率却高得离谱。比如跑600公里,纯电车充1次电够用,增程车得充3次!电池像被“996”折腾的打工人,化学材料扛不住啊。车主吐槽:“标200公里续航,四年后跑120公里都悬!”
“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这话说的就是增程车!电量耗尽时,增程器一启动,发动机轰鸣+方向盘震动,车内秒变工地现场。
厂家试图用隔音棉、双层玻璃补救,但治标不治本。尤其冬天冷启动或高速爬坡时,噪音直接劝退乘客。有车主自嘲:“省下的油钱,全拿来买耳塞了!”
双系统听着高大上,修起来却要命!某豪华增程SUV涉水后,维修报价23万——够买辆国产新车了。
原因赤裸裸:电池包换一套10万起,电机控制模块再薅你5万,4S店还笑嘻嘻:“混动车?我们最爱修!”更扎心的是,第三方维修店根本不敢碰这套系统,车主只能伸脖子挨宰。
市区通勤省油是真,但跑高速立马露馅!实测数据打脸:120km/h巡航时,增程车油耗飙到8.5L/百公里,比同级别油车(6.8L)还高。
根源在能量“中间商赚差价”:燃油→发电→充电→驱动,一趟折腾损耗45%!工程师都摇头:“这技术,早该进博物馆了!”
增程车的初衷,本是解决续航焦虑的“过渡方案”。可到了2025年,电池短板、噪音顽疾、天价维修、高速油耗——四座大山压得车主喘不过气。难怪业内人士断言:“纯电技术一旦突破,增程式必成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