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就像一位优秀的副驾驶,关键在于你如何与它建立默契。
关于智能驾驶,可能存在两种极端观点:一种是过度神化,认为它已经可以完全替代人类司机;另一种是完全排斥,认为它不可靠、不安全;
先不说哪个对了,如果用这功能的话。下文,个人的粗鄙认知下的一些使用建议。
从陌生到熟悉,给自己一个适应期
拿到车后,要么立刻开启所有功能体验”未来感”,要么因为不熟悉而完全不敢使用。都稍微有点极端了。可以循序渐进一点,就像学习任何新技能一样,给自己和车辆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空旷的停车场或者熟悉的路段先体验基础功能。比如从自适应巡航开始,感受车辆如何自动调节车速,观察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减速或加速。接下来可以尝试车道保持辅助,体验方向盘的轻微调整。
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车辆并不是在“替你开车”,而是在”帮你开车”。系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判断依据,需要做的是学会与这套逻辑和谐共处,既不过度干预,也不完全放手。
用它,要先理解它。
真正明白系统的逻辑,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
因地制宜,不同场景的智慧选择
智能驾驶系统虽然聪明,但它也有自己的”舒适区”。在高速公路上,车道线清晰、交通规则相对简单,这是智能驾驶最擅长的环境。你可以相对放心地使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让长途驾驶变得更加轻松。
但在城市道路上,情况就复杂多了。行人、非机动车、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这时候智能驾驶系统往往显得”保守”。可能会在不必要的时候刹车,或者在可以变道时犹豫不决。是它在复杂环境中选择了更安全的策略。
至于停车场和恶劣天气,建议是谨慎使用或暂时关闭智能驾驶功能。停车场里的低速行驶、复杂的停车动作,以及雨雪天气中的能见度问题,都可能让系统”看不清”路况。
知道能力边界,就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了。
安全第一,永远不要忘记你才是司机
个人觉得使用智能驾驶最大的误区,是把“辅助”理解成”替代”。智能驾驶的意义不在于解放你的注意力,而在于增强你的能力。
系统可以帮你观察盲区、保持车距、调节车速,但它无法替你承担法律责任,更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替你做出瞬间的生死判断。
有看到过不少视频。开启智能驾驶后就开始玩手机、打电话,甚至小憩。嗯。。。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你都是这辆车的最终责任人。
而其实,智能驾驶的能力边界和人类的边界,是可以互补的。
有一说一,智能驾驶系统确实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比如反应速度、持续注意力、对周围环境的360度感知。但它在处理突发状况、理解复杂交通规则、适应特殊路况方面,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和干预。
有人担心使用智能驾驶会让自己的驾驶技能退化。这个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不应该因噎废食。就像GPS导航没有让我们完全失去方向感一样,合理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实际上可以让我们更专注于路况判断和驾驶安全,
而不是被重复性的操作消耗精力。
真正的智能,不是机器变得像人,而是人机协作变得更加智慧。
说了这么多,我最想听听的还是你们的真实体验。
你是智能驾驶的”尝鲜者”还是”观望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或者困扰的情况?或者,你对智能驾驶还有什么疑虑想要分享?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