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摩托车商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上半年国内摩托车相关产销数据,在电动摩托车板块,1-6月国内产销量分别达到160.13万辆和157.4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39%,销量同比下降3.57%。雅迪、宗申、浙江绿源、春风动力、江苏新日、江苏淮海、巴士新能源、五星车辆、隆鑫、台铃分列半年产销榜单前10名。
电摩与油摩销量背向而行
通过对整个上半年产销数据的仔细研究发现,国内电动摩托车的产销量在经历了一季度整体增长后,在二季度起即进入下行通道,并在6月产销双双迎来同比最大降幅,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但整体依旧与去年保持持平。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燃油摩托车整个上半年产销901.28万辆和904.01万辆,同比增长14.14%和14.67%的辉煌数据,尤其是与当下电动摩托车竞争激烈的燃油踏板车型,更是呈现出了“一季度下滑、二季度猛增”的产销势头,几乎与电动摩托车的情形完全相反。
电动与燃油的背向而行,不仅与燃油踏板今年大打价格战抢占市场有关,也与电自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高息息相关。
对比通勤电摩的驾乘资质与更高成本,电自使用门槛低、成本低,成为大量通勤用户换购首选,甚至部分性能国标从实际参数层面已经完全可以替代通勤电摩,最终多项元素促成传统低端通勤电摩需求萎缩。从各大品牌的主推产品来看,虽然电(轻)摩往往被定为旗舰,但实际走量相对电自车型并不算理想。
多方势力竞逐
国产电摩进入高端化机遇期
而除了政策,电摩遇到增长瓶颈,也意味着国内电摩市场的规模扩张时代已经落幕,价值重构的高端化进程正在开启。
从上半年来看,部分新势力品牌在6000元乃至万元级市场已经开辟出增量空间,比如极核AE系列,九号E系列以及小牛等,都在上半年有了非常惊艳的市场表现。而对比之下,传统电动两轮巨头也不遑多让,皆在以不同形式探索电摩高端化布局,目前已知爱玛等头部品牌正式开启高端子品牌布局,未来将重点发力高端电摩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春风旗下极核电动在近年来的快速崛起,真正意义上打响了国内摩企成功跨界电动化的第一枪,这也给传统油摩巨头们成功打样和注入信心,据说目前已经有多家品牌瞄准“极核模式”,开始探索自己的电动化进程。但从目前接触到的多家品牌来看,真正敢于完全独立运营、舍得烧钱的品牌并未见到,这或许也与当下油摩市场本身竞争就十分激烈有关。
此外,一些备受瞩目的后起之秀,也承载着国产电摩高端化探索的“重任”,比如虔途刚刚发布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高速电摩虔途01GT版,实装一块11kWh的全固态电池,续航最高则能超过300km(GB工况);还有备受期待的首驱电动等,都将给国产电摩步入高端化带来新的思路。
结 语
可以说,国内电摩的短期阵痛,无法掩盖其长期向好的发展轨迹。
产销阶段性增长乏力的表象下,行业正在经历着关键进化。能源科技的进步、政策的逐渐松绑、全球化的广阔机遇,都将为中国电动摩托车开辟庞大的增量空间,2026-2030年间行业将实现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依旧被看好。
当消费者不再为续航里程焦虑而开始关注驾乘体验,当企业的竞争焦点从价格血拼转向价值创造,这场决定产业未来的真正竞赛,其实才刚刚起跑。
上一篇:年纪轻轻买豪车 任务代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