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赛道正迎来新一轮突破。Alphabet(GOOGL)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宣布,计划于2026年将其Robotaxi服务拓展至德克萨斯州达拉斯。这将是继亚特兰大、奥斯汀、洛杉矶、凤凰城、旧金山等城市之后的新一轮扩张。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Waymo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加稳固,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自动驾驶竞赛。
01达拉斯成为下一个自动驾驶落地点
Waymo将在2026年正式在达拉斯上线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与租车巨头Avis Budget Group(CAR)展开合作,由后者负责车辆车队的管理与日常运营。这是双方在自动驾驶生态链上的首次深度绑定。
Avis首席执行官Brian Choi表示,这一合作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象征Avis正由传统车队管理向智能出行生态转型。他还透露,Avis未来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运营服务商”,为自动驾驶浪潮打下运营基础。
目前,Waymo已在达拉斯市中心展开Robotaxi测试,采用的车型为Jaguar I-PACE电动汽车,搭载自家研发的“Waymo Driver”系统,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在特定场景下,车辆可实现全程无人工介入的自动行驶。
用户将可以通过Waymo自有App在达拉斯叫车,而不是依赖Uber等第三方平台。这意味着Waymo正在逐步建立起完整的B2C闭环运营模式,为未来商业化收益打下基础。
02扩张节奏加快,商业落地成果显现
达拉斯并非Waymo扩张计划中的唯一新城市。2026年,Waymo还将进一步拓展至迈阿密、华盛顿特区等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亚特兰大、奥斯汀、洛杉矶、凤凰城和旧金山等城市完成商业化部署。据官方数据显示,Waymo当前在这些城市每周完成的付费行程超过25万次。
Waymo Driver系统也已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完成超1亿英里的累计自动驾驶里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行驶里程最多的Robotaxi系统之一。公司还透露,团队正在包括纽约、费城在内的10多个城市同步测试,为下一轮市场开放做准备。
Alphabet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首次单独列出Waymo所在的“Other Bets”分类收入,显示其在整个公司战略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该季度,“Other Bets”收入达到3.73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但仍亏损12.5亿美元。尽管尚未盈利,但Waymo正在逐步建立规模效应,并向商业化拐点靠近。
03竞争格局:Waymo领先,美国与中国展开拉锯战
虽然Waymo在技术和运营层面遥遥领先,但竞争格局正在迅速变化。
在美国,特斯拉正以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追赶。马斯克押注纯视觉+AI深度学习系统(FSD),强调“通过真实场景训练出人类驾驶水平的系统”。特斯拉已于今年6月在德州奥斯汀上线Robotaxi服务,初期投放规模为10辆,并计划于几个月内扩大至1000辆。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让数十万、甚至超百万辆无人驾驶车上路。
亚马逊旗下的Zoox则专注打造整车级Robotaxi,采用双向对称设计、全自研软硬件,目前正在加州进行路测。这种“从零造车”的路径进度缓慢,但Zoox未来若能嵌入亚马逊物流与出行服务体系,商业前景依旧可期。
与此同时,中国也诞生出一批实力玩家。以百度Apollo Go为代表的公司已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地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并正积极筹备进入欧洲市场。百度以城市落地为导向,依托政策红利和智能基础设施,构建出中国最成熟的Robotaxi网络,是Waymo在国际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04市场影响:自动驾驶将如何影响各家股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Robotaxi的进展不仅是科技突破,更意味着估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Alphabet (GOOGL):Waymo的持续扩张与商业化能力正在被市场重新评估。一旦亏损收窄或实现盈利,Waymo有望成为Alphabet的新增长引擎,提振股价。
特斯拉 (TSLA):Robotaxi服务若能按计划落地,取得市场认可,将可能打开新的估值空间,为FSD注入实际场景验证支撑,成为股价催化剂。
亚马逊 (AMZN):短期对Zoox预期有限,市场仍以电商与AWS为主线。但若Zoox进入商业化阶段,有望为长期增长构建第二曲线。
百度 (BIDU):Apollo Go业务已对百度整体营收形成支撑,若成功出海欧洲,或带来估值重估契机,是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最大变量”。
05结语
从技术验证到城市落地,从联盟合作到闭环运营,自动驾驶已经从概念迈向真正的“市场争夺战”。Waymo虽领先,但特斯拉、百度、亚马逊等对手来势汹汹,未来谁能真正跑通“技术+商业+法规”三重闭环,才是真正的赢家。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