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马斯克终于放下“高科技布道者”的身段,开始用砍配置、砍成本、砍价格等朴素手段来重新争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导权。
在最新的财报会上,这位特斯拉掌门人正式确认:市场期待已久的平价电动汽车,就是Model Y的一个新版本。
没有全新设计,而是在现款基础上的大幅简配版,目标售价进入20万元以内。
有人说这一刀砍在了国产新能源的腰眼上,可能会把整个市场打乱,也有人说割配置就是割韭菜。
就在近日,一组内饰谍照图在网上曝光,马斯克口中的平价车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20万元以内的Model Y,要来了
“就像苹果推出iPhone SE,用过时的模具装下完整的系统”,这可能是对廉价版Model Y最贴切的形容了。
根据特斯拉官方和外媒消息,这台车已于6月完成试生产,预计将在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该车沿用了Model Y的大部分架构,但在配置上进行了简化。
从谍照来看,车身长度略微缩短,后排空间收窄,坐垫长度有可能被砍。
●图源:网络
造型上延续了家族设计语言,前脸贯穿灯带消失,大灯位置上移成Model 3式分体设计;车尾把漫反射灯带改为断点式设计;轮圈也小了一号,少了现款的霸气。
●图源:微博@SugarDesign
内饰上回归了早期版本的极简主义:取消全景天幕、换成普通金属车顶,这点倒让不少老车主拍手叫好,毕竟有天幕的特斯拉在夏天跟桑拿房没啥区别。
●图源:微博@42号车库
座椅从仿皮降级为织物面料,拼接的布料看着像家用沙发,通风加热功能估计悬了。中控区域变成了贯通式结构,连中央储物格也没放过。
此外,A柱扬声器、后排空调控制面板、副驾娱乐屏、灯光氛围系统、自动升窗......也被一并简化掉。
据悉,砍掉的配置清单超过10项,但核心硬件得以保留。
转向灯拨杆仍在,换挡依旧靠屏幕,HW4.0纯视觉智驾系统并未缩水,前保险杠摄像头依旧亮着红光......
●图源:微博@42号车库
续航方面,支持250kW超级快充系统,充电半小时可达80%电量。虽然没有四驱性能,但城市通勤、日常代步绰绰有余。
换句话说,虽然是低配版,但它依旧是一个能跑能更新、有智能中枢的纯正特斯拉。
●图源:极客小猪
这款车预计售价将在15-19万元之间,比目前起售价26.35万元的Model Y便宜了足足一个身位。
很显然,它瞄准的是目前活跃在15-20万区间的国产新能源阵营,小米YU7、小鹏G7、比亚迪宋PLUS EV、海狮06……一个不落。
谍照曝光后,引发的争议也不小,有人觉得是“毛坯房变茅草房”,15万买这配置不值;也有人觉得“毕竟是特斯拉,品牌和三电技术摆在那,能值回票价”。
无论怎么说,这台Model Y注定会搅局。
马斯克双线突袭
如果说廉价版Model Y是往下挖掘增量市场,那Model Y L(加长版)就是特斯拉的向上包抄。
这款中国市场专属的大六座SUV已在7月通过工信部目录认证,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发布。
相比现款Model Y,Model Y L在尺寸上全面加码,车长接近5米、轴距达到3040mm,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预计售价在40万元左右。
●图源:网络
六座、长轴、家庭导向,Model Y L显然是冲着理想L系列、蔚来L90、问界M8、小米YU7这些国产中大型SUV去的。
这意味着,特斯拉企图同时覆盖中国市场的两个极端价格区间——15万级与40万级。
●图源:微博@特斯拉
用廉价版撕开底部市场,用加长版狙击高端新能源。马斯克这一套左右互搏的组合拳,意图非常明确:重塑在华话语权,抢回逐渐丢失的市场主动。
特斯拉在中国的策略变得前所未有地激进与务实,背后的推手其实是一份令人不安的财报。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全球交付同比下滑13.5%。
而在中国市场,情况也不乐观:上半年零售销量为26.34万辆,同比下滑5.4%,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6%滑落至4.8%。
在过去,特斯拉靠智能驾驶、极简设计、马斯克个人魅力,构建起高溢价护城河;但现在,这些东西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已经不再稀缺。
理想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华为有激光雷达、鸿蒙系统;小鹏有NGP自动驾驶辅助......而特斯拉的核心卖点,却日渐边缘化。
马斯克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他不再坚持全球一款车的模式,也不再奢谈FSD(完全自动驾驶)何时落地,而是选择从产品入手,降价、调位、贴地飞行,甚至做减配这种以往被他鄙视的事。
换句话说:特斯拉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主动贴地打滚。
中国新能源,慌了吗?
网上对这款平价Model Y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有人讽刺减配成风,也有人点赞说它把钱花在刀刃上,更有人抛出疑问:这是消费降级的体现,还是马斯克的又一次野心?
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次失控的设计,而是一次极致克制后的算计。仔细看保留项就知道,它没有盲目砍成本,而是精准调优。
换句话说,这是一台砍掉舒适性表皮,但保留机械与智能核心的工具车。
●图注:综合现有资料生成的AI图/来自微博@SugarDesign
对此有网友总结道:这是一辆为网约车司机、打工人、价格敏感人群打造的实用型Model Y。好像有点道理。
要知道,廉价版Model Y不只是在卖车,它卖的是特斯拉的“最低门槛”。
当消费者花15万元就能买到一个拥有Autopilot系统、特斯拉电驱结构和超级充电网络支持的“入门款特斯拉”时,国产品牌的高配低价逻辑将会受到冲击。
毕竟品牌力这东西,一旦价格足够低,就足以碾压配置表。
●图注:综合现有资料生成的AI图/来自微博@SugarDesign
回顾近两年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其核心价值恰恰就在配置上。
而特斯拉这台“工具人版Model Y”来了之后,可能会导致用户心智发生改变。这对品牌还未建立牢固认知、用户还未沉淀口碑的二三线车企来说,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底牌还远未亮完。它还有4680电池、大规模压铸、FSD订阅、全球超级工厂体系……只要决定不赚钱,它的成本优势几乎无敌。
当然,也不能低估国产品牌的适应能力。
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车型下调价格,甚至直接照着Model Y的减配节奏反卷回去。
中国车市需要鲶鱼
廉价版Model Y和Model Y L的到来,就像鲶鱼扎进了中国车市的池塘里。
这一次,马斯克放下了智能汽车革命者的身份,像个精明的老板把产品拆成几个版本,从上到下打包出售。
想买精致体验?Model Y L等你。只求一辆能开的电动车?廉价Model Y请收好。
这在外界看来,是特斯拉的妥协,是光环不再。
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才是马斯克最危险的状态:当理想主义者决定靠现实取胜时,那就说明他真的要发力了。
其实这不是坏事。几年前特斯拉刚进中国时,也引发过“狼来了”的恐慌,但结果是国产新能源车企集体爆发,技术和销量都追了上来。
现在特斯拉再次出招,逼着大家跑得更快;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更便宜、更好的电动车,这才是消费者最想看到的。
马斯克说特斯拉正处于“不寻常的转型期”,这话没错。但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也在这场较量中加速推进。
到底是特斯拉继续领跑,还是国产车企弯道超车?
答案或许就在这两款Model Y的市场表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