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二手电动车卖车16万,换电池却要22万”等令人咋舌的事件屡见不鲜,清晰地反映出汽车市场对于产品在完整使用周期内总成本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产品可靠性、耐久性的广泛担忧。
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只做量的皇冠,更要成为质的标杆。” 伴随驱动市场发展的核心从价格向价值转变,一套以品质为核心驱动、并能有效实现“品质兑现”的全生命周期低成本解决方案,正在上汽大众的产品与服务实践中形成完善的闭环。
高保值率 品质实力的最佳背书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汽车保值率已成为用户购车决策中的关键指标。在《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上汽大众旗下四款明星产品在其所属细分市场拔得头筹:途昂以57.68%的三年保值率领跑主流合资中大型SUV领域;途观L凭借71.35%的一年保值率稳居合资中型SUV第一;ID.3以42.39%的三年保值率占据合资纯电动紧凑型车榜首;而帕萨特插电混动则以49.13%的三年保值率蝉联插电混动中型车榜首。
这份傲人成绩的背后,映射的是用户对德系品质一如既往的高度信任。以ID.3为例,其成功通过了多达338项严苛的电池安全验证,并在腐蚀耐久性上表现硬核,更荣膺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一级能效”认证,将“好质量、好保值”的理念深刻融入产品基因。途昂则依托超过5米的车长、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以及IQ. Drive智驾管家,全面满足当代家庭多样化的出行场景需求。
终身护航 打造“无忧用车”服务体系
领先的保值率仅是衡量车辆全周期价值的一个维度。上汽大众更进一步通过服务体系创新,实质性降低用户的长期拥车成本::全系燃油SUV限时享整车终身质保,覆盖动力总成、悬挂系统等核心部件;全国近千家网点执行标准化服务,建立维修报告实时推送机制;首创“一口价”模式,途岳家族7.99万起、途昂家族24.99万起,消除价格博弈。
这套组合拳精准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然而上汽大众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坚持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准的同步跃升。产品层面,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曾明确表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能‘瓜菜代’。”服务层面,上汽大众通过提升经销商服务考核权重至50%、推广数字化服务工具等措施,力求让用户体验匹配产品本身的出色品质。
严苛验证 构筑品质的“隐形基石”
支撑上汽大众实现高保值与承诺终身质保的,是一套近乎严苛的产品研发与验证体系。近8000条标准覆盖,融合国标、德系DIN/ISO/VDA标准,远超行业基础要求。极限环境模拟,阳光模拟试验室复刻120℃暴晒,相当于吐鲁番户外曝晒1年;四通道振动台模拟14400公里强化路试,压缩实际路况损耗;车门10万次开闭测试,抵普通用户30年使用强度。全生命周期验证,单车最高测试里程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行驶30万公里。
在专业级的四驱转鼓声学试验室里,工程师能够精准捕捉40分贝以下的细微异响;在水管理测试中,车辆需承受远超特大暴雨数十倍的水流冲击验证密封性能。这些“看不见的投入”,正是最大化降低用户未来“维修支出”与“时间损失”的底层保障。
行业启迪 价值当道的时代已然来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指出:“汽车测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验证环节,而是成为贯穿研发、生产、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生命线’与‘创新催化剂’。” 上汽大众的实践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具象化的答案。
在行业普遍追求“快”的当下,上汽大众选择以“慢”筑基——完成跨越两次寒冬、一次酷暑的严苛测试周期,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精神的深刻体现。从海南高温试验场到电磁兼容试验室,从10万次车门耐久测试到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上汽大众正在重构一套新逻辑,高品质投入带来全周期低成本。当用户看完保值率报告,最终步入展厅时,他们所选择的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个涵盖“购车-用车-换车”的全方位价值保障方案。
写在最后
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言:“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在速度与质量的天平上,上汽大众以近8000条标准作为精准砝码,最终衡量并兑现的是用户利益的最大化。当汽车回归其作为出行工具的本质,高品质所带来的长期价值兑现,终将成为赢得用户信任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