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孩在车上时候,经常问我,爸爸这是什么车啊,有一款就是理想MEGA。她的表述是,一款看上去很科技感的车,并问“这车多少钱啊”。
确实,理想MEGA诞生这一年多,路面上跑得不多,但每一辆都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其小弟i8登场了,售价上有了很大诚意,是32.18万起,还有很多首发权益。
先谈下这款车的基本情况:
全系标配双电机,电机最大功率400kW;
全系标配双腔空气悬挂,4档高度可调,离地最高196mm;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0.218超低风阻系数;
车内噪音看齐MEGA,二排零重力,三排空间大;
CLTC综合续航分别为670km和720km;
自研电机,自研5C电池;
首搭VLA司机大模型,高级辅助驾驶体验升级;
全国3000个超充站,高速上1000个超充站。
所以,理想将i8同时定位为一辆豪华轿车,一辆越野车,一辆MPV,似乎也有一些道理。
但是,其主打方向,还是全家出行,尤其是4-6人的多成员家庭出行。
其多面性在于,一个人开车有高级辅助驾驶,二排可以让孩子妈妈体验零重力座椅休息,全家出行孩子带上老人也可以容纳。
那么,这次理想i8能成功吗?评价君觉得有机会,但还是面临很多挑战的。
首先,就是举家出行的应用场景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从2022年到2024年,三年时间国内出生人口都在900多万徘徊,这要比以前减少了不少。同时,大家也能感知,包括露营等活动等等,这几年热度也是逐步下降的。
同时,这几年夏季高温,北方雨水量大等情况下,也有人减少了出行频次。“之前想过换车,后来其实全家能一起出门的情况,屈指可数。”朋友表示。
出生率没有增长,夏季适合出行的时机减少,加上户外露营等热度的下滑,让6座、7座车辆的使用场景变得没有那么的充沛。
第二个挑战,就是竞争对手太多了。
因为之前有一段时间是二胎生育高峰,所以对于一家6口,2孩出行,其实所有厂商都在关注。可以说是狼多肉少。
实际上,每一个六座车型页面上,都能看到全家出行的场景图,无一例外。
不管是远山的呼唤,还是都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小确幸,单从用户需求挖掘看,各家做得也都不差。
第三个挑战,就是下半年竞争升级了。
这和同类车型多还不同,因为到了下半年,很多厂商不得已而变阵,会马上调整价格产品策略,以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比如,一辆新能源车可以得到很多降价优惠,包括厂家优惠,置换厂补,大客户补贴,国补,旧车置换,最后的价格。
这样下来,下半年很多车可能会以一个更为陌生的价格呈现在用户面前,价格战的凶猛和有效可能还是不能忽视的。
第四个挑战,是明星产品的吸睛能力太强。
这里的明星产品目前看有两队,一队是小米SU7,YU7,一队是问界M9、M8和接下来的M7。
明星车型抢走了海量的关注,并且每个季度都有节奏的更新,不断维持、累积热度,这是让很多竞争车厂十分头疼的事情。
自己成为明星车型还好,如果不是,则难免受到话题少,热度低的困扰,进而在销量上有所体现。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鸿蒙大饭店”,用最朴实的食物来打动用户,这色香味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面对这么多挑战,理想i8试图从多角度破局,包括产品硬件,软件AI智能,海量充电桩,合适的价格等等。从目前的产品力看,销量上肯定会比MEGA有大幅的提升,但具体表现如何,会不会是爆款,还是让市场给我们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