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高端配置是“分级”的——入门款够用就行,想要好东西得加钱上高配。但这两年市场在打破这种“分级”,20万级轿车里,越来越多车型把曾经的“高配专属”变成基础配置。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品牌在竞争中主动贴近消费者需求的结果。最近亮相的领克10 EM-P,就带着这种打破“分级”的思路,进入了市场视野。
7月4日,领克10 EM-P正式首秀,作为领克EM-P家族的新成员,它填补了品牌在20万级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的空白。这一布局与全球混动市场的增长态势相契合,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1584万辆,较2023年的1351万辆增长17.52%。在混动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领克在现有06 EM-P、07 EM-P、08 EM-P、09 EM-P及900组成的EM-P家族基础上,推出领克10 EM-P,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而其打破配置“分级”的思路,正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
外观设计上,领克10 EM-P没有因“基础款”定位而降低标准。其延续The Next Day家族设计语言,以原创设计打破传统审美框架。前脸标志性的“Y”型破晓之光日行灯,整合示宽、日行、转向三灯功能,在保障警示作用的同时,强化了视觉辨识度,这种设计没有区分配置等级,全系保持一致。车身线条的处理同样不搞“分级”,26.5°超跑大倾角A柱让侧面更显修长,C柱12°上扬倾角营造运动姿态,流体雕塑般的整体线条融合科技感与动感,无论哪款车型都能呈现出相同的设计质感。
车色选择上,新车以晨光律动为灵感,推出鎏光金、天云米、璃光紫三款全新车色,配合高规格的材质与工艺,呈现出接近百万级豪车的质感。这种对色彩与质感的追求,没有因配置等级而打折扣,全系车型均可享受,让基础款消费者也能获得高品质的视觉体验。
性能层面,领克10 EM-P在动力系统上坚持“无分级”原则,全系搭载相同的核心配置。其基于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通过优化车身尺寸、材料及底盘结构,提升了操控性、舒适性与安全性。搭载的EM-P智能电混系统,由47.26%超高热效率的1.5T Evo电混专用引擎与DHT Evo混动电驱组成,其中DHT Evo包含P1电机、P3电机及3挡变速箱,与后桥P4电机协同工作,可输出390kW最大功率和755N·m最大扭矩,0-100km/h加速最快仅需5.1s,动力表现领先同级;同时,亏电油耗低至4.2L/100km,实现了性能与经济性的平衡,这种动力水平没有因配置等级差异而区别对待。
配置上,领克10 EM-P最突出的打破“分级”表现,是全系标配四驱系统和激光雷达。在传统配置逻辑中,这两项配置多为高配甚至顶配专属,且常见于高端车型,如尊界S800等搭载相同配置的车型售价超70万。而领克10 EM-P将其作为基础配置,让所有消费者都能享受到这些曾经的“高配专属”,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普惠性。此前曝光的与奥迪A6L冬测爬坡画面,也印证了其操控性与稳定性不逊于传统豪华品牌,这种性能表现同样没有因配置等级而缩水。
作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领克近年来新能源车型占比持续上升,领克10 EM-P的推出让EM-P家族进一步壮大。官方对其寄予厚望,不仅在配置上坚持“无分级”思路,更打出“混动轿车终局首选”的口号,展现出对这款打破传统配置逻辑产品的信心。
领克10 EM-P的亮相,正是对配置“分级”模式的突破。它将曾经的“高配专属”变为全系标配,让20万级消费者无需为高端配置额外付费。这种打破层级的思路,既贴合了消费者对平等享受配置的需求,也推动着市场向更透明、更普惠的方向发展,或许这就是配置逻辑升级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