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 | hbsypl2023@163.com
在经历MEGA“失利”之后,理想汽车将纯电转型的重担押注在全新纯电SUV——理想i8身上。7月29日晚,这款被视为“翻身之作”的新车正式发布,起售价32.18万元,试图通过更亲民的价格切入中高端纯电SUV市场。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冰冷的回应:发布会当晚理想美股由涨转跌,最终大跌6.2%,次日港股更是暴跌近13%。这场寄予厚望的发布会,未能如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反而进一步暴露了理想在转型中的多重挑战。
理想的纯电时代,真的准备好了吗?
01
定价策略引发争议
据悉,理想i8的定价较此前市场预期的35万至45万元区间下调了近3万元,虽然在价格上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减配成为另一个被诟病的焦点。Pro版取消了“冰箱彩电”这样的舒适性配置,这不仅削弱了理想汽车一贯的豪华感和智能化标签,也引发市场对其品牌定位下滑的担忧。
有汽车自媒体指出,长期以来,理想汽车依靠“奶爸车”定位和出色的舒适性设计,构建起差异化的品牌壁垒。如今,在纯电转型初期就主动牺牲品牌特色以求更大受众,或许短期可提振订单,但却可能对长期品牌资产构成侵蚀。同时,减配降价也意味着毛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在2025年一季度,理想单车净利润已从高点的1.78万元降至不到0.7万元,下降超六成,盈利能力呈明显下滑趋势。
02
销量疑云未散,能否复制“高开低走”奇迹
更让投资者感到担忧的是,发布会结束后,理想汽车官方及李想本人并未发布任何关于i8大定数据的信息。这一沉默,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预订不及预期”的信号。对于这种情况,外界实际上并不陌生:去年理想纯电MPV产品MEGA上市即遭遇市场冷遇,成为理想历史上的一次战略性失误。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理想i8仍有“低开高走”的潜力。最新发布会上,李想就表示,“MEGA去年没能完成的目标,MEGA Home在今年悄悄做到了:销量提升了3倍,超30%的用户是单身用户,实现了预料之外的破圈。”而目前理想的销冠L6(月销2-3W),当初上市之后72小时大订也才1万台。
03
从“冠军”到“挑战者”,理想需正视转型阵痛
理想汽车曾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实现盈利、销量持续领先的代表企业,但随着行业进入深水区,其从增程技术到纯电战略的过渡期挑战已逐步显现。目前,理想汽车整体业绩增速已显疲态。今年6月,其新车交付同比下降23.4%,成为头部新势力中少数出现负增长的企业。原定2025年7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已下调至64万辆,但截至上半年仅完成约31.9%,全年能否实现目标仍存较大挑战。更令人关注的是,其半年总销量已被鸿蒙智行反超。
尽管如此,理想也并非毫无胜算。据悉,理想正在全国加速布局超充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3000座超充站和1.6万根超充桩,覆盖率行业领先。若能通过补能基础设施优势改善用户用电体验,加之后续车型如i6按期发布、形成产品组合协同效应,仍有可能在纯电领域重新建立竞争优势。
国证证券研报表示:“我们看好i8、i6纯电新品上市后的销量表现及Mind VLA的应用。”华泰证券则在研报中称:“看好VLA模型上车或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能力边界,理想i8有望贡献5000辆以上的稳态月销。”
在竞争加剧、品牌压力、盈利能力下滑与市场预期波动多重交织下,理想的纯电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