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上海 —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今日正式发布2025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SM(TXI),这是J.D. Power连续第6年发布这一研究。该研究主要衡量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新车车主(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对技术配置的质量反馈和使用体验,通过品牌创新指数(以1,000分计)对整体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品牌创新指数由“功能表现指数”和“市场深度指数”构成,两项指数分别反映技术配置的“质量表现和用户体验”以及“市场渗透程度”。
研究显示,2025 年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水平再创新高,其智能化创新指数继 2024 年上涨 22 分后,今年再增 38 分至 588 分;衡量先进配置渗透率的市场深度指数亦大幅提升 80 分,达 275 分。随着AI辅助驾驶和芯片算力等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的智能化浪潮和智能化配置趋同,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未来的行业主要引领方向。从能源分类来看,新能源市场深度同比去年显著增长86分,达339分,持续巩固其在智能化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从品牌阵营来看,则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自主品牌依托高频迭代、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在智能配置竞争中持续“内卷”;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则延续稳健节奏,在智能化推进上相对克制,更多聚焦于技术成熟度与功能稳定性的精细打磨,形成“速度”与“稳定”的战略分野。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表示:“今年 TXI 结果持续攀升的背后,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发展已悄然进入第二阶段,呈现三大特征:首先,科技配置的用户抱怨增速首次超过感知装配数增速,平均每个先进科技配置的 PPH 达 10.7。这意味着智能化进入深水区后,用户不再为配置堆砌买单,体验优化将成为车企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其次,智舱配置与交互设计日趋同质化,辅助驾驶则迎来发展拐点 —— 用户对 ADAS 配置的感知率和专注度显著提升。未来,在保障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基础上,迭代出类人化辅助驾驶体验,将推动更多 ADAS 配置向主流市场渗透;最后,AI 能力成为智能座舱下一阶段的竞争分水岭。用户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语音对话与车控,市场正期待杀手级垂域场景应用的出现。汽车智能化 2.0 时代的大幕已启,让我们拭目以待。”
该研究的亮点发现:
2025年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品牌创新指数排名
豪华传统能源市场中,梅赛德斯-奔驰以622分排名第一,林肯(596分)和路虎(593分)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豪华新能源市场中,蔚来以714分排名第一,腾势(711分)和岚图(693分)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主流传统能源市场中,领克以615分排名第一,广汽传祺(605分)和长安汽车(589分)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主流新能源市场中,极氪以716分排名第一,理想(710分)排名第二,AITO(706分)和小米(706分)并列第三。
最佳配置车型奖项
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TXI)分析了 40 项技术配置并将其分为两类: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只有被归类为先进技术配置的 32 项配置能够参评并获得奖项。
辅助驾驶类别
智能座舱类别
J.D. Power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SM(TXI)是J.D. Power继新车质量研究(IQS)和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APEAL)之后的又一项重要产品类行业标杆研究。与基于整车层面展开的新车质量研究和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不同,智能化体验研究(TXI)针对具体的先进技术配置进行研究,有助于汽车厂商了解消费者对先进技术配置的认知,在先进技术配置被大规模使用之前对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未来车主的体验。
2025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SM(TXI)基于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之间购车的19,135位传统能源车主和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之间购车的19,617位新能源车主的真实反馈。研究覆盖35个品牌的139款传统能源车型和45个品牌的115款新能源车型,数据收集工作在81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传统能源数据收集工作于2025年1月至5月间进行,新能源数据收集工作于2025年1月至3月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