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迎来了一个科技新景象:主驾无人的出租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一创新服务由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携手推出,于8月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早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便发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共8家企业获得授权。小马智行和锦江出租迅速响应,成为首批开启收费服务的企业,标志着上海正式迈入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时代。其他获牌企业也将陆续启动运营服务。
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一未来感十足的出行方式。在浦东金桥川桥路附近,通过“小马智行”微信小程序下单,不到十秒便成功“召唤”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尽管车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司机,但安全措施却十分周密。乘客需通过手机点击“解锁车门”才能进入,车门关闭后,车内显示屏会显示行程信息,并引导乘客完成安全准备。
行程中,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车辆能够自如应对市区各种路况,车速与普通车辆无异,且在复杂情况下展现出精细化的控制能力。无论是会车、狭窄道路行驶,还是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都能提前预判并作出恰当反应。车内显示屏还能实时展示自动驾驶的模拟环境,为乘客带来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到达目的地后,无人驾驶出租车会通过语音和显示屏文字提示乘客注意安全事项。若检测到后方有车辆和行人接近车门,车辆还会发出警报并提供实时影像,确保乘客安全下车。
目前,小马智行的运营范围涵盖金桥、花木地区的部分街区。价格方面,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费用与普通出租车相当,起步价3公里内14元,之后按里程计费。这一价格策略旨在吸引更多乘客体验这一新兴出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采取了智能驾驶企业与出行服务商合作的方式。除小马智行外,百度智行的萝卜快跑和上汽智己Robotaxi也将于近期推出收费运营服务。未来,世博、临港等区域也将开启商业化服务,为更多市民带来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
此次商业化运营对于智能驾驶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上海逐步扩大自动驾驶开放区域,企业将根据用户需求增加车辆投放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推动Robotaxi行业的持续发展。
在上海街头,无人驾驶出租车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创新服务的推出,不仅展示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更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相信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在未来成为更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