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商务网(tirechina.net)获悉,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更名为“赛轮新和平(沈阳)轮胎有限公司”,这场备受行业瞩目的收购案尘埃落定。
2.65亿,赛轮买下
普利司通第一家中国工厂
7月14日晚间,赛轮集团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简称“赛轮沈阳”)拟2.65亿元购买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普利司通中国”)持有的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简称“普利司通沈阳”)100%的股权。同日,赛轮沈阳与普利司通中国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公告显示,本次收购完成后,赛轮将调整普利司通沈阳的管理层,并将充分利用该公司现有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具体的建设项目。
据了解,普利司通沈阳工厂成立于1996年3月,是普利司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的第一家轮胎厂,原先具备年产170万条全钢轮胎的生产能力。2024年1月26日,由于在中国市场商用车胎业务的下滑,运营了28年的普利司通沈阳工厂停产。
赛轮为何敢逆势接盘?
敢于接手国际巨头放弃的资产,赛轮的底气源于其近年来持续向好的业绩表现。2024年,赛轮实现营收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2025年一季度,赛轮更是国内唯一实现利润同比正增长的上市轮胎企业,盈利能力持续领跑行业。
而营收增长强劲正是得益于赛轮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有效释放和市场拓展能力——这也是赛轮收购普利司通沈阳工厂的核心战略意义。
高瞻远瞩,持续提升全球供应能力
通过此次收购,赛轮轮胎不仅获得了普利司通沈阳工厂的实体资产,更重要的是,此举能够帮助赛轮利用现成的、规模可观的土地和厂房设施,快速提升在东北及北方市场的产能布局和供应能力,巩固其在国内轮胎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公告中明确指出,“本次交易不存在未决的员工安置事项”,亦为赛轮快速重启生产扫清了障碍。
目前,赛轮轮胎共规划年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1.06亿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如今,赛轮新和平(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的加入,无疑是对其产能布局的有力补充。
行业评论
当普利司通沈阳工厂的生产线在沉寂一年后再度轰鸣,赛轮以2.65亿元并购案写下的,不仅是一次资产交接,更是中国轮胎企业在全球格局中加速跃升的注脚。
近年来,国际轮胎巨头如普利司通在全球业务调整的背景下,逐渐退出部分市场,对中国胎企来说,则是通过资源整合来提升自身实力的绝佳机会——赛轮轮胎此次收购普利司通沈阳,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产能的逐步释放,赛轮的每一步都紧扣全球化脉搏,这样的“加速度”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长叙事,更折射出中国轮胎品牌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