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区的工地上,雷克萨斯首座中国工厂已破土动工,但在这个全球最残酷的新能源竞技场,迟到者的光环正在智能电动浪潮中迅速褪色。
今年2月,丰田汽车正式宣布雷克萨斯将在上海金山区独资建厂,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沪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这一决定结束了业界多年的猜测,却开启了更严峻的疑问:当2027年工厂投产时,雷克萨斯的电动车型还能在中国高端市场分到多少份额?
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洗牌。2025年上半年,雷克萨斯以8.5万辆的销量稳坐进口豪华车头把交椅,实现传统豪华阵营中唯一正增长。但这一“光环”难掩整体市场的残酷现实——奔驰、宝马、奥迪销量全面下滑,跌幅高达14%-19%,超豪华品牌跌幅普遍超过20%。
中国豪华车市场格局正被智能电动浪潮彻底重构。2025年上半年,豪华车总销量约160万辆,同比下降5%-7%,但不同阵营表现冰火两重天。
传统豪强集体失速。BBA三大品牌在40万元以上价位段仅售出约22万辆,奔驰销量同比下降14.2%,宝马下滑19.6%,奥迪减少15.2%。超豪华品牌更是遭遇滑铁卢,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28%,玛莎拉蒂前五个月销量骤降44%。
中国自主品牌却实现历史性突破。理想L系列销量达20.8万辆,问界M8/M9半年售出20.6万辆,蔚来、小鹏、小米30万元以上车型合计销量25万辆。自主高端阵营总销量达92-95万辆,市占率首次比肩传统豪华阵营。
二线豪华品牌的生存空间被双向挤压。捷豹XEL典藏版降至15.98万元,沃尔沃XC60直降17.4万元,雷克萨斯ES混动版价格松动。这些曾经的中产象征品牌,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与中国品牌抢市场。
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已发生根本转变。近半数消费者(47%)愿意为智能化体验增加预算,“进口车=高品质”的认知被彻底打破。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优势,在比亚迪DM-i“油电同价”策略前黯然失色;免费保修政策也因新能源车保养项目减少而失去吸引力。
雷克萨斯国产化并非简单产能转移,而是丰田全球电动化战略的关键落子。根据规划,上海工厂将于2027年投产,初期年产能10万辆,只生产纯电动车型。
这一布局具有多重战略意义:采用特斯拉式独资模式,打破传统合资路径;产品不仅供应中国,还将出口日本及海外市场;目标实现95%以上本土零部件使用率。
产品端,雷克萨斯正加速电动化进程。计划明年推出全电动三排SUV车型,已注册“TZ450e”、“TZ550e”商标。其中TZ550e有望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预计达500-600公里。该车将与丰田bZ5x共享平台,国产后尺寸可能加长至5米以上。
人事安排显露本土化决心。2025年1月,丰田任命李晖为丰田中国总经理,这是丰田1964年入华以来首位华人担任该职。李晖在广汽丰田期间成功推动多款明星车型国产化,其经验被视为雷克萨斯国产项目的关键资产。
品牌营销也在寻求突破。在20周年庆典上,雷克萨斯推出“I·LEXUS”新品牌IP,强调“用户艺术”。针对中国市场,新一代ES特别提供“青竹”专属配色,试图通过本土化设计打动消费者。
雷克萨斯国产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 “进口光环”的消逝。数十年来,其品牌溢价建立在进口身份、匠心工艺和免费保养政策上。国产后,如何让消费者接受“中国制造”的雷克萨斯,同时维持豪华品牌溢价,成为棘手课题。
更大的危机来自技术路线的落后。当中国品牌在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领域突飞猛进时,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进程显得步履蹒跚。虽然计划到2035年实现全球销售100%纯电动化,但关键的中国市场转型速度已明显滞后。
产品智能化短板尤为突出。消费者购车时对智能座舱的接受度提升47%,而雷克萨斯在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本土化适配不足。外资品牌受全球平台节奏牵制,更新周期长、本土化成本高的劣势,在与中国品牌的智能化竞争中暴露无遗。
成本结构面临根本性挑战。当蔚来通过BaaS电池租赁将购车门槛拉低至7万元,雷克萨斯却要承担燃油车平台改造成本、供应链重构成本。价格下探空间受限,陷入 “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的两难困境。
豪华车消费税新政更让处境雪上加霜。2025年7月起,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降至90万元,使车价超101.7万元的车型成本增加10%。政策直接影响高端车型销售,进一步压缩豪华品牌利润空间。
雷克萨斯若想突围,需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
技术范式彻底转换。必须放弃“油改电”过渡方案,基于原生电动平台开发车型。凯迪拉克依托奥特能平台加速电动化布局的经验值得借鉴,雷克萨斯需实现800V架构全系覆盖,真正释放电动性能潜力。
服务生态重构。可将混动技术优势转化为氢燃料电池领域先发优势,同时借鉴蔚来“车电分离+BaaS”模式,通过订阅制服务降低门槛。将传统服务优势转化为电动时代的用户粘性,构建涵盖充电、储能、出行的新型生态体系。
品牌价值重塑。当“匠心”“进口品质”等传统标签失效,需注入新文化内涵。如结合中国本土艺术元素打造设计语言,或像捷豹尝试与电竞、潮玩领域联名,将“英伦优雅”转化为年轻用户的情感共鸣。
本土化决策权下放至关重要。中国电动汽车迭代速度以月为单位,而传统车企研发周期长达数年。雷克萨斯中国团队需要获得足够自主权,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李晖的上任为此创造了条件,但实际决策机制仍有待观察。
供应链深度本土化是另一关键。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95%以上零部件本地采购的经验表明,只有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才能获得成本优势和技术响应速度。雷克萨斯计划实现95%本土零部件使用率的目标切中要害,但执行效果尚需验证。
结语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的围栏外,中国品牌电动车如洪流般驶过。理想L9搭载的激光雷达反射着冷光,问界M9的鸿蒙座舱屏幕闪烁,小米SU7的澎湃动力呼啸而过。这些车辆的平均售价已突破30万元,半年销量近百万辆。
当2027年雷克萨斯国产电动车驶下生产线时,它要面对的是被中国品牌重新定义的豪华车市场。丰田章男曾言汽车业“胜负在未来十年”,而中国市场的判决书,可能三年后就会提前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