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报告共计:40页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后,具身智能进入智能化发展周期,2020-2025年处于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小鹏等企业密集入局,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生产,特斯拉、优必选等厂商中短期聚焦工业场景。政策端,2025年北京、深圳、广东、杭州等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围绕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等部署任务,差异化路径清晰。需求端,多数行业机器人替代可能性高,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约52.95亿元,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需求显著,预计2035年总需求达964.2万只,2027-203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1.5%。整车产业链积极布局具身智能,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超10家车企通过自研、合作等方式切入,原因包括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等复用)、软件趋同(均向VLA大模型演进)、自身生产需求与场景优势(工厂作为试验场)及算力、资金、人才优势。具身智能核心硬件中,丝杠分梯形、滚珠、行星滚柱,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约31.2亿,行星滚柱丝杠性能优越;减速器包括精密行星、RV、谐波,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约90亿,外资主导但国产替代加速;灵巧手技术壁垒高,2025年上半年多家初创企业获融资,整机厂也自研以构建壁垒。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