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交钱后验车?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购买小米汽车时遇到“车辆尚未交付,却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
更有网友表示,若拒绝支付,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定金不退的风险。
多位网友均反映遭遇了“先交钱后验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小米汽车尾款支付的争议,早在2024年底就已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
2024年底,就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提到,自己的订单显示提车还要等几个月,销售却已开始催促支付尾款,还称若未按时付款,订单可能会被取消。
没过多久,又有用户反映了类似情况:因没能及时支付尾款,订单被顺延,得重新排队等待交付。
有用户称,自己的订单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被标记为“违约”,5000元定金可能面临被扣风险。
还有用户提到,小米汽车App显示车辆交付仍需22至25周,但销售已发来尾款支付通知,明确告知逾期未付将被视作放弃订单。
有用户质疑付款流程的合理性:车辆还没验,销售就要求先付全款,否则无法进入交付排队。
更有极端案例显示,有用户的车尚未下线,就被销售要求立即付尾款,否则定金不退,这也引发了对相关合同条款是否属“霸王条款”的争议。
综合来看,多数用户反馈集中在“车辆到店后被要求先付尾款再验车”环节;不过也有少数案例显示,部分用户在车辆尚未生产、或交付周期还有数月时,就被要求支付尾款。
客服:未否认相关情况存在
就此,致电小米汽车客服。
客服确认存在“车辆下线后通知支付尾款”的流程,但对于是否允许验车后再付款这一关键问题,未给出明确答复。
针对“车辆未下线即要求付款”的极端情况,客服表示“需以交付专员的具体通知为准”,未直接否认该情况可能存在。
而对于提前付款后若发现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客服仅强调“提车时可现场检查”,未说明提前付款后发现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此前发布的《小米SU7答网友问》中,曾明确说明尾款可分多笔支付,且支持交车时支付。
类似争议早有发生
此前据报道,2024年4月,杭州一位用户订购了小米SU7某款车型,支付5000元定金后,原计划当年7月提车。
但到了2024年12月,小米方面以“工厂备料需求”为由,要求该用户7日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作废。
用户支付尾款后,却被告知需重新排队,交付时间延至2025年4月,较原计划推迟9个月。
最终因未能及时提车,该用户的尾款被退回,订单状态反复变动,这让其对小米汽车的交付管理能力产生严重不满。
今年5月,还有博主透露,一位小米汽车车主的订单显示需等待三个月,销售却要求立即支付尾款。
该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此事后,小米汽车的态度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定金不退”转为协商保留订单。
该用户坦言,若未主动曝光,自己或许会损失5000元定金。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近期交付量正快速攀升。
8月1日,雷军透露,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已突破3万台。
在市场表现亮眼的背景下,交付流程的细节争议更显关键——高销量意味着用户基数扩大,任何流程上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综合各方信息,小米汽车的尾款支付争议可分为两类:多数是“车辆已到店或即将到店,却被要求先付尾款再验车”。
仅少数极端情况为,有用户称车辆尚未生产、或交付周期还有数月时,就被要求支付尾款。
对小米汽车而言,当前正处于产能爬坡与品牌口碑建设的关键阶段,优化交付流程不仅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要举措,更是维护品牌信任的重要一环。
具体来看,需在购车协议中明确“车辆到店”为付款前提,增设验车后付款的选择权。
在APP等签约渠道显著提示付款节点与权益保障措施,避免因条款晦涩引发消费者误解。
同时建立独立于销售体系的客服反馈通道,确保用户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
汽车作为高价值消费品,“先验车再付款”的流程更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也更能保障用户权益。
而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