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与泛越野SUV的跨界领域,哈弗猛龙自发布以来便以"方盒子"造型和全场景适应性独树一帜。如今,哈弗猛龙2026款车型以"四大进阶"为核心,在造型、动力、续航和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全面升级,关注度颇高。就在近期,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试驾了哈弗猛龙2026款这款车,实际体验下来印象尤为深刻。
造型——传统美学与现代工艺的融合
初见哈弗猛龙2026款,其标志性的方盒子造型依然硬朗,但细节之处的精雕细琢让人眼前一亮。新增的薄荷绿车色在阳光下呈现出独特的质感,为硬朗线条注入几分灵动。据介绍,这种特殊纳米颜料经过超细研磨,着色能力提升60%以上,配合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2K清漆,即使轻微划痕也能逐渐淡化。
前脸部分,雄关方垛矩阵棱光中网的设计灵感源自秦砖棱角,1088mm的超长贯穿光导灯带透光率达91%,夜间点亮效果均匀而醒目。最引人注目的是榫卯方灯设计,灯组外框通过超高精度出模工艺实现近乎直角的方正造型,单侧灯组内嵌123颗高透LED灯珠,远光照射距离达189米。这种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与现代光学技术结合的设计,体现出文化自信的一面。
车尾的斗拱晶界尾灯同样很特别,300颗超红光LED呈菱形点阵排布,错落堆叠的立体框架在夜间极具辨识度。轮眉不仅外扩3cm为后期改装留出空间,更通过多轮验证平衡了防护性与风阻系数。实际驾驶中,轮眉对泥水的阻挡效果明显,减少了车身侧面的污渍附着。
动力——性能与效能的再平衡
启动车辆,第二代Hi4电四驱系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5T高效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可输出330kW/750N·m的综合动力,百公里加速仅5.9秒。在城市道路试驾中,电机即时响应的特性让超车变得轻松自如;而高速路段发动机介入时的过渡平顺,几乎无感。
这套系统的精髓在于"三擎九模"智能切换。试驾途中,我们特意体验了不同路况下的模式变化:纯电两驱模式下的静谧性令人惊喜;进入山区弯道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并联四驱,50:50的轴荷分配让过弯稳定性显著提升;下坡路段则激活双轴能量回收,回收效率较上代提升2.07%。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脱开技术。当车速超过70km/h时,后桥自动断开以减少高速拖拽损失。实际测试显示,这一技术确实能将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且结合过程毫秒级完成,若非刻意观察几乎无法察觉。在场地试驾环节,60%的最大爬坡度测试中,后置电机的布局优势明显,配合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即使单轮打滑也能迅速将动力分配至有附着力的车轮。
续航——长途无忧的可靠保障
哈弗猛龙2026款搭载35.43度液冷电池包,CLTC纯电续航达200km。在实际试驾中,我们采用混合模式行驶,城市路段以纯电为主,高速路段发动机适时介入,也因此该车在WLTC工况下,综合续航超过了1000km(55L油箱),对于周末郊游或长途自驾而言,足以消除里程焦虑。
电池安全方面,该车通过了88项严苛测试。试驾路线特意安排了碎石路段,电池包底部的装甲防护和IP68级密封设计让人放心。工程师介绍,其冷却系统采用大冷板方案,导热结构胶不仅导热性好,还能减少电芯间摩擦。在高温环境下连续驾驶后,电池温度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验证了液冷系统的可靠性。
云端监控系统是另一大亮点。基于华为云FLink框架的实时监控可实现毫秒级响应,我们在试驾过程中模拟了异常情况,系统预警迅速且准确。这种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让新能源车的使用更加安心。
智行——全场景的驾驶辅助
智能驾驶是2026款升级的重点。硬件上,32TOPS算力的TDA4VH芯片配合8MP高清摄像头构成了强大的感知系统。高速NOA功能在试驾中表现出色,从匝道汇入到主动变道一气呵成,对静止车辆的识别尤其灵敏,在施工路段成功识别并避让了锥桶群。
记忆泊车功能令人印象深刻。在地下停车场,我们仅需手动驾驶一次完成路线学习,之后车辆就能自动完成跨层泊车,包括直角转弯、避让临时停放车辆等复杂操作。特别实用的是断点续泊功能,即使中途接管,也能继续完成剩余路线。
全景融合泊车则展现了系统的适应性。在标线模糊的地面停车场,系统成功识别出地砖缝隙形成的"隐形车位",并通过非固定路径规划完成了泊入。遥控泊车和直线召唤功能在狭窄车位中非常实用,手机APP操作流畅,响应迅速。
写在最后:
总体试驾下来,哈弗猛龙2026款展现出了多方位的产品力升级,其在延续新能源泛越野SUV基因的同时,更通过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科技的融合,实现了公路性能与越野能力的再平衡。对于追求个性表达又注重实用价值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提供了难得的两全选择——既能满足城市通勤的经济性需求,又能胜任周末远足的多样化场景。
在15万级新能源SUV市场中,哈弗猛龙2026款凭借四大进阶的硬实力,确实树立了新的标杆。也让"方盒子"不再只是情怀的象征,而是真正兼具设计美感、驾驶乐趣和智能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