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 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已正式停止销售旗下包括途胜、Staria、嘉华在内的多款柴油车型,最快从2025年9月起,这些柴油车将无法签约购买。加上此前逐步停售的帕里斯帝、狮跑等车型,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仅剩起亚索兰托仍保留柴油动力选项,韩系车全面“去柴油化”已近完成。
这标志着柴油车在韩国市场的命运再遭重击,一场持续数年的“油电之争”正在迎来决定性拐点。
从主流到边缘:柴油车遭集体抛弃
在2020年,柴油车年销量曾高达31.6万辆,是电动车和混动车的总和。但短短五年内,这一数字暴跌至仅约5万辆, 柴油车型的市场份额从“绝对主角”跌至“可有可无”。
新车市场不待见,二手市场也渐趋冷淡。今年上半年,二手柴油车销量占比仅为14.9%,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更比2023年的20.9%大幅萎缩。 “开得起却卖不掉”的标签,正在困住大量柴油车主。
环保转型提速,柴油车沦为“政策弃子”
现代与起亚此次几乎“清仓式”的停销行为,并非偶发之举,而是源于产业趋势与政策导向的共同逼迫。
欧洲各大城市早已设限柴油车通行, 城市环保法规的收紧,让MPV与货运车型也被迫电动化。Staria与嘉华作为典型的多功能商用车,如今转向纯电平台,就是对这一趋势的直接回应。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政策倾斜愈发明显,在保有成本、购车便利、用车权益等维度构建起对燃油车的“反向劝退”体系。柴油车在此局势下,不退出,便是被淘汰。
一代“耐用神车”的谢幕,折射产业大迁徙
途胜、嘉华、Staria,曾是韩系柴油车市场的代表之作,尤其嘉华多年来在亚洲、中东市场销量坚挺,如今也逃不过命运的落幕。 它们的谢幕,不只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点,更象征着内燃机在汽车主流舞台的退场。
在“混动+电动”双轮驱动战略下,现代起亚已押注下一代产品。7月起,Staria电动版设备已在蔚山工厂投产;嘉华混动在北美市场市占率达23%,直逼日系老将丰田塞纳。
柴油的“谢幕”,电动的“开场”
现代起亚这一轮大规模停售柴油车,是时代变化的缩影: 不是柴油不够好,而是它不再“合时宜”。从政策、技术到消费者偏好,整个产业链都在倒逼传统动力下台,迎接新的电动时代。
燃油的黄昏已至,电动的黎明已来。对于消费者来说,适应这场“油改电”的变革,也许才刚刚开始。
稿件参考来源:韩媒原文、现代起亚官方信息、KAIDA数据统计
作者:张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