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若你想入手一辆 “省心又没顾虑” 的车,差不多所有人都会建议 —— 选油电混动!
日常通勤省油、技术成熟、不存在续航担忧,称作 “最佳选择” 也毫不夸张。
但如今呢?
再看销量榜单,你会发现:
电车能否取代油车尚未可知,可必须承认,油电混动汽车 “快不行了”!
说起这个话题,或许不少人并不认同,甚至觉得我在 “信口雌黄”。
因为在他们眼里:油混技术成熟、省油耐开,怎么可能 “快不行了” 呢?
说实话,放到五年前,这种看法完全站得住脚。
毕竟 2020 年那会儿,插混还没发力,纯电车也没现在这么 “卷”。
本田的 “锐・混动” 系列一年能售出 20 多万辆,丰田甚至放话要把混动渗透率做到 30%—— 怎么看都是势头正盛。
但问题在于 —— 时代确实变了。
到 2024 年,整个市场风向直接来了个 180 度大转变:
插电混动销量飙升到 514 万辆,占据了混动市场的大部分,已然稳稳成了 “主角”;
而油电混动呢?占比跌到只剩 13%,甚至还比不上增程混动受欢迎。
更尴尬的是,不光销量 “落后”,价格也彻底扛不住了:
比如凯美瑞,2021 款双擎的起售价仍有 21.98 万元;
到 2026 款,不仅官方指导价降到了 17.98 万,终端还能轻松让利个三四万;
荣放、锐放这些 “昔日热门” 也不例外,油混版本折扣越来越大,销量却依旧难有好转。
甚至连向来固执的雅阁,都已然干脆取消了油混版 —— 不玩了。
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但这时候不少人或许要反驳一句:
“这哪是产品的问题?还不是政策偏向!”
“你要是不给纯电插混补贴、不给上绿牌、不搞限行,油混也不会过得这么惨!”
乍一听,似乎挺有道理。但真把账算一算,你会发现 —— 这事还真不是 “政策” 该背的锅。
我们逐一来看:
首先说补贴。
你以为国家给插混纯电的补贴有多离谱?
其实早就缩减了,尤其是插混,很多地方顶多就是减几千块的购置税,再多也不过万出头。
但反观油混现在的终端降价幅度 ——
凯美瑞、荣放、锋兰达,动不动就让利三四万起步,直接降到裸车价。
对比之下,政策那点 “优势”,和市场的 “降价刀” 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再说说限行。
这确实存在,但你要说全国都限?
多数城市根本不管这事,只有北上广深个别特大城市对绿牌有点优势。
而这些城市加起来的销量占比,顶多也就一成,根本构不成 “决定性影响”。
说到底,不是政策偏爱新能源,而是新能源 “进化太快”,油车在原地停留太久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讲就是 ——
论省钱,油混已经比不上插混了;论性能,更是差一截;论配置?也没什么优势了。
这种 “全方位落后” 的状况,你还指望它卖得好,确实有点难。
这可不是我在 “抹黑” 油混,而是现实就摆在那儿。
拿最直观的用车成本来讲:
现在不少主流插混车型,城市通勤基本纯电,电费低得吓人,一公里几分钱;
而油混车型呢?再怎么省油,也得 4 毛到 5 毛一公里起。
单这一项,一年通勤 1 万公里,插混能比油混省出一两千块,长期算下来差距更大。
而且即便纯烧油,也没多大优势。
毕竟,人家插混有 “动能回收” 技术,有 “油电配合”,最低亏电油耗都能降到 2.9L/100km。
就这种表现,远不是油混能比得上的。
再说说性能和配置。
现在主流插混车型起步就是电驱加速,零百加速 7 秒以内的到处都是;
而油混呢?发动机一启动就介入,加速肉不说,体验也没电感;
更别说什么座椅通风、主动刹车、激光雷达这些新东西了。
说到底,你会发现,过去油混引以为傲的 “平衡性”,如今反而成了 “不突出” 的代名词。
使用成本不突出,性能不突出,配置不突出,体验不突出……
就这种真实且巨大的差距,说油混汽车快不行了,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