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好,我是隔壁老王。今天咱们来聊聊2025款宝马i3 eDrive 35L这款车,它最近的价格调整可以说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从35.39万的指导价直接降到19万左右,相当于打了5.4折,这个价格甚至比小米SU7标准版还要便宜,让不少原本考虑国产新势力的消费者开始动摇。那么这台"骨折价"的宝马纯电轿车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与小米SU7相比,它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咱们就从多个维度来好好分析一下。
先说说驾驶体验。宝马i3 eDrive 35L虽然是"油改电",但宝马在底盘调校上的功力依然深厚。后置单电机布局让它的动力输出线性且充沛,0-100km/h加速6.2秒,虽然不如小米SU7标准版的5.28秒迅猛,但日常驾驶完全够用。更重要的是它的转向手感、底盘反馈依然保留了宝马3系的运动基因,过弯时车身姿态稳定,方向盘指向精准,给人一种"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相比之下小米SU7虽然加速更快,但底盘调校更偏向舒适,高速过弯时的侧倾略明显,整体操控感不如宝马i3纯粹。不过宝马i3的刹车脚感略显突兀,尤其是动能回收和机械制动的衔接不够线性,初次上手需要适应。
续航方面,宝马i3 eDrive 35L搭载70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526km,但实际表现往往超出表显,尤其是在国道和城市路况下,夏季续航可达420km左右,冬季也能维持在350km以上,属于"反向虚标"的典型代表。它的续航计算逻辑基于实时能耗,因此剩余里程非常准确。小米SU7标准版则采用73.6kWh弗迪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700km,但实际续航受驾驶风格影响较大,激烈驾驶时可能只能跑500km左右。不过小米SU7的充电速度更快,0-80%仅需25分钟,而宝马i3则需要约35分钟。
空间表现上,宝马i3的车身尺寸为4872×1846×1481mm,轴距2966mm,属于标准B级车水准。后排腿部空间足够,但地台中央凸起较高,中间乘客舒适性一般。座椅填充物柔软,长途乘坐不会太累。小米SU7的尺寸更大,后排腿部空间更宽敞,但由于溜背造型,头部空间略显压抑,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可能会顶头。
品牌与售后方面,宝马的品牌价值毋庸置疑,售后网络覆盖更广,维修保养体系成熟,但成本较高。小米SU7作为新势力车型,售后网点仍在扩张中,一线城市体验较好,但偏远地区可能面临维修等待时间长的问题。不过它的保养成本更低,且首任车主享受终身质保。
目前2025款宝马i3 eDrive 35L的终端裸车价已降至19万左右,比小米SU7标准版便宜2万多。这个价格你能得到宝马品牌的溢价和驾驶质感,扎实的续航表现,以及成熟的售后体系。而小米SU7的优势在于更长的CLTC续航,更先进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以及更激进的性能。
总的来说,如果你追求品牌价值、驾驶质感,且对智能化要求不高,那么19万的宝马i3无疑是超值之选。但如果你更看重科技配置、长续航和极致性能,小米SU7会是更好的选择。这场"新旧势力"的较量,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是你,19万的宝马i3和21.59万的小米SU7,你会选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