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百会研究院这份报告围绕新阶段智能汽车发展展开深入分析,涵盖产业进展、发展目标、技术应用、生态构建等多方面内容。
在产业进展上,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成绩斐然,L2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泊车辅助超20%,百度等企业自研方案跻身第一梯队,Robotaxi走向海外且车辆数大幅增长。同时,欧美日等国家也在加速追赶,美国“地平线计划”投入资金支持研发,德国企业联合打造基础软件平台,日本构建车企协作体制推进相关技术等。
发展目标方面,明确了不同时间节点的规划,2025年普及高快领航辅助驾驶,2028年普及城市领航辅助驾驶,2030年进行L3规模化试点和L4试点等。各国都在提升L3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车企也将辅助驾驶功能升级为战略。
智能化与AI化是汽车价值重要增量,智能座舱的“好用”“好玩”、辅助/自动驾驶的“好开”体验成差异化竞争力,智能化成消费者购车重要因素,相关配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特斯拉、理想、华为等企业不断升级技术。
产业合作模式上,进入AI驱动阶段,车企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商合作紧密,如长城汽车投资元戎启行等。同时,充分利用跨界力量,开展算力合作,打造开源生态,联合定义各类标准。
生态构建方面,智能汽车供应链和生态链覆盖广,正形成新商业模式,数据、算力、软件企业改变产业生态,上下游及中游车企都在进行智能/AI化转型,催生新兴业态。
此外,报告还强调加强企业AI能力建设,包括算法自研、数据能力强化、组织架构变革等;高质量建设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以应对算力需求增长;关注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把握开源和AI机遇推进发展;利用出海机遇推动智能化供应链“向高而行”,应对挑战并探索路径;构建智能化人才培养系统性工程,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加快构建聚合智能产业,培育汽车产业第二增长曲线。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