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唠唠私家车报废规定这档子事儿,可把不少车主整郁闷了。本来想着私家车取消了强制报废年限,改成 60 万公里引导报废,那车就能多开好些年。结果呢,最近这规定又有新变化,好多车主直呼 “被坑了”,这到底咋回事?
咱先回顾下,2013 年起实施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取消了私家车 15 年强制报废年限,改成行驶里程达 60 万公里引导报废,当时这政策一出,车主们可高兴坏了。想着只要车保养得好,年检能过,就能一直开下去,多划算啊。你像隔壁老王,买了辆二手车,车龄都 10 年了,但里程数才 10 来万公里,按以前规定,没几年就得报废,现在政策改了,他寻思着再开个 10 年都没问题,心里那叫一个美。
但谁能想到,这几年政策又开始调整了。就说 2024 年到 2025 年这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那变化可大了。2025 年,把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啥概念呢?要是你名下有 2012 年 6 月 30 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 年 6 月 30 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者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报废后买新车就能申请补贴。报废旧车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 2 万元,买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 1.5 万元。这补贴力度看着挺大,可问题也来了。
不少车主发现,为了拿这补贴,有些车明明还 “身强体壮”,远没到 60 万公里,却被 “诱导” 报废了。像我一朋友小李,他那车是 2012 年买的汽油车,平时开得少,到现在才跑了 20 多万公里,车况一直不错。但一看这补贴政策,报废能拿 1.5 万补贴,去二手车市场一问,这车也就卖个 1 万出头。你说他咋选?最后一咬牙,为了那补贴,把车给报废了。他跟我吐槽的时候,那叫一个心疼,说这车再开个 10 年都没问题,就这么报废了,感觉亏大了。
这政策调整,也让二手车市场受了不小冲击。以前,车龄长但里程数低、车况好的二手车,因为报废政策宽松,还挺受欢迎。现在呢,很多人担心这类车突然因为政策变化,价值大打折扣,都不太敢买了。二手车商们也头疼,收车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生怕砸手里。
从环保和产业升级角度看,政策调整好像也有道理。老旧车辆排放高,淘汰它们能减少污染,还能促进新车销售,带动汽车产业发展。可对车主来说,自己的车被 “提前报废”,心里总归不是滋味。就像网友们说的,政策不能说变就变啊,说好的 60 万公里引导报废,咋就偷偷变卦了呢?
而且,报废车的回收利用也存在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就说过,国内拆解行业精细化程度不足,大量可再利用零部件被当废钢铁处理了。一辆使用五六年的车,维修时用报废车上拆解下来、检测修复后的 “循环件”,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物尽其用,多好。可现在这回收利用水平,让报废车的价值白白浪费了不少。
私家车报废规定变来变去,背后牵扯着车主、二手车市场、汽车产业等多方利益。政策调整得兼顾各方,不能让车主寒了心。家人们,你们对这私家车报废规定变化咋看?评论区唠唠,说不定咱的声音,能让政策变得更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