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整治了!隐形门把手被大家吐槽很久,明明设计不实用,车企为啥还在用?
最近新能源汽车发展快各种新设计不少。隐形门把手凭着科技感和好看,成了很多新能源车的标配。但这设计争议不小,用户抱怨不停连工信部都关注了。
隐形门把手就是把手藏在车身里,用的时候才弹出来。确实让车看起来更流畅,有未来感。可实际用起来问题不少。
首先是安全隐患。它靠电控制弹出一旦断电或者撞车,门把手可能弹不出来。人困在车里,救援都难进行。这两年已经有过因为门把手失灵救援受阻甚至伤人的事。
操作也不方便。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用起来更麻烦。得先识别身份,再等把手弹出,最后才能开门。步骤多,紧急时候可能耽误逃生。
在冷地方更头疼。冬天冰雪容易把把手冻住,打不开车门。车主只能用热水浇、吹风机吹特别麻烦。
维修成本还高。里面有传感器、执行器这些复杂零件坏了修起来比普通门把手贵多了。
那车企为啥还坚持用?原因有好几个。
新能源车总想着有未来感,隐形门把手看起来就很科技成了标志性设计。
它还能减少风阻。车身突起少了空气阻力小,续航能多一点。新能源车续航大家很在意这点很重要。
也是智能化的体现。现在车越来越智能,隐形门把手能和智能系统结合,实现无钥匙进入、自动开关提升体验。
而且行业里都这么用。新能源车要是不用隐形门把手,可能被觉得技术落后跟不上潮流。
面对这些问题工信部终于出手了。最近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意见,想规范设计生产提高安全性。
新标准会对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强度提要求。比如得加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确保断电、撞车时车门能打开。应急开关位置和标识要统一,方便紧急时用。还要增强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后打不开。
这一步很重要,能填补隐形门把手的安全技术空白保障大家的安全。
未来,隐形门把手还是有发展的。虽然有问题但科技感和美观度确实有人喜欢。
车企会多投入研发完善设计。比如做好机械和电控的备用方案,确保紧急时能开门。还会找新材料、新技术,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可靠性。
监管部门也会加强标准执行,规范市场。新标准落地后,设计生产更规范消费者权益更有保障。
说到底隐形门把手是新能源车的新尝试,虽然有不足,但前景不错。以后在科技感和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说不定会成主流设计。大家终于不用再为这鸡肋设计头疼了期待更安全实用的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