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8月19日,小米发布二季度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小米在该季度营收、利润均创新高。其中二季度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30%;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在财报业绩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2025全年小米集团整体收入预计增长30%以上。
截至今日,小米集团股价以52.4港元/股报收,下跌1.23%,最新市值为1.36万亿港元。
聚焦外界最关心的汽车业务,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暴增233.9%。此外,该业务的毛利率高达26.4%,高于去年同期的15.4%,但依旧亏损了3亿元。
交付方面,二季度小米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8.13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73万辆增长197.7%。不过,当前小米新车的交付时间仍然很长。官网显示,YU7系列锁单后交付周期在40周以上,SU7系列交付周期在34周以上。
卢伟冰在表示,今年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经营亏损大幅收窄,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面向全年,他表示有信心完成35万台的交付目标。
“不过,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的费用投入超300亿元,所以累计来看新业务仍然有较大亏损。”
他还强调,小米不参与价格战和行业内卷,而是聚焦自身核心事务,推进车辆订单交付与新车型开发。“只要做好产品,毛利率会是自然结果;若产品缺乏竞争力,仅靠降价促销,毛利率必然难有起色。”
二季度,小米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手机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同比下滑2.1%,毛利率从12.1%降至11.5%,出货量4240万台,增长0.6%。
另外,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为1073.2元,下降2.7%。小米方面表示,这主要受由于REDMI A5的发布,境外市场ASP下降。
IDC数据显示,小米二季度国内手机出货1040万台,市场份额15.2%,位列第四,同比增长 3.4%。全球出货量4250万台,市场份额 14.4%,位列第三,同比增长 0.6%。
卢伟冰表示,智能手机业务在行业大盘几乎不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出货量目标维持在1.75亿台左右,国内目标每年提升1%的份额,并保持ASP增长,长期目标是进入“2亿俱乐部”。
另外,小米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
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超过60%;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速超过25%;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45%。
近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转发数据显示,小米7月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位居行业。“能力的提升,才能赢得高质量的增长。”
昨晚,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反击称,“我们也去奥维云网查了下,公开的数据和那几张截图并不一样。按照同样的查询条件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今晚,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再次回应称,小米不参与家电行业的价格内卷、不在意短期排名,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排名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格局会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