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个古老的行当,可能正在经历一次大错位。
车子机械部分还能用,最重要的也是最贵的动力总成(电池组)却起不了床了。
是当前的现实,但:
以及,对”拥有一辆车”这个概念,会不会有些转变。
尝试聊聊,就是聊聊
当电池跑不过岁月
在传统燃油车的世界里,发动机往往是整车的心脏,也是最耐用的部件之一。
一台保养得当的发动机可以轻松跑过20万公里,甚至30万公里,而车身框架的设计寿命通常也在15-20年左右。
所以,一般啊,朴素的认知:车能开多久,发动机大概就能撑多久。
然后,电动汽车的来了,平衡被打破了,但是车子还在继续卖。
目前电池组的寿命,大概是没机械结构那么长的,而且循环得多的话,会退役得更快。
而且,有一个很大的致命伤:电池的衰减并非线性的,而是在某个临界点后急剧下降,就像人的体力在某个年龄段后突然感到力不从心。
当一辆外观依然精神、内饰仍然精致的电动车因为电池衰减而续航大幅缩水时,心态确实很容易会被搞坏。
但,确实同步也挺难的
一个是机械部件的磨损,是渐进式的,且可以通过维护延缓.
一个是电池的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每一次充放电都在消耗着它的生命力。
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事情,好像有攻城狮朋友说过:
我们用管理机械时代的思维,去拥抱化学时代的产品,注定会遇到认知上的鸿沟。
但,现在这种不同步真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会有一些当下的现实问题。
问题源:损失厌恶
电池更换成本可能会占到整车价格的30%-50%时。
所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维修决策,换一次电池,更接近一次重新购车了。
一辆使用了5~8年的电动车,假设外观内饰都保持良好,电池衰减让续航从最初的500公里下降到300公里。
电池换了肉疼,不换用着拧巴。不上不上不下的。
连带的,二手车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和真实。
一辆使用了5年的燃油车,保值率通常在40%-60%之间,同样年限的电动车,保值率可能只有20%-30%。电池的健康状态成了电动车二手交易中的“关键变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市场价值。
映射的:同样是车,却因为电池,有不同的看待方式。
传统油车,消费者购买的是一个使用价值相对稳定的交通工具;
电动车,消费者实际上是在购买一个会逐渐贬值的”消耗品”;
甚至是:
从”拥有”,向长期使用权的转变。
在转变之前,电池有没有可能再努力一下?
技术突围:系统优化
电池本身也一直在进步,从最初的钴酸锂到现在的磷酸铁锂,再到向商业化努力的固态电池。
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尽量的在生命周期里面保护好电池。
现代的BMS不再仅仅做监控设备,更像是一位贴心的管家。
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充电策略优化和负载均衡,最大化延长电池组的整体寿命。
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之所以领先,正是因为其BMS能够对每个电芯进行精细化管理。
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也为问题提供出口。
退役的动力电池虽然不再适合车用,但仍可用于储能等领域。如果能够有回收兜底,其剩余价值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在逐渐建立电池回收体系,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可能闭环电池产业的价值链。
以及,前面说到的:从”拥有”,向长期使用权的转变。
即,换电
蔚来汽车的换电站已经实现了3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
消费者购买的是车身,使用的是电池服务。
当电池技术升级时,用户可以无缝切换到新一代电池。能解决电池技术迭代与车辆寿命之间的矛盾。
嗯,前提是换电的商业飞轮能转起来。
这些可能都能拉进电池与车的匹配。
前两者是技术,后两者是商业模式。
前两者要基础科研要突破,工程落地是渐进的。
在此之前,商业模式可以多努努力。
比较理想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安心买车用车,不用担心那些劳什子,厂家也能够把生意经营下去。
除了回收,换电。
也许还可以搞一搞电池保险:当电池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保险公司负责更换或补偿。
质保政策也可以与时俱进下,从最初的3年质保到现在普遍的8年或15万公里质保,再到一些品牌推出的终身质保,厂商正在用更加激进的质保政策来缓解消费者的焦虑。
等时间给答案吗吧
回到最初的问题:电池寿命与车寿命的不匹配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个人粗鄙的觉得:
从技术发展的轨迹来看,这种不匹配更像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痛”,而非无法解决的根本性矛盾。
当年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时,电池续航问题也曾让用户焦虑不已,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使用习惯的改变,这些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但,电池技术虽然在发展,但物理和化学法则的限制依然存在。
在可预见的未来,电池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它仍然是一个相对”脆弱”的部件,需要更精细的管理和更周全的商业模式来配套。
以及,一种可能。
这种不匹配正在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服务化转型。
未来的汽车企业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制造商,而是出行服务的提供商。
车辆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使用体验上,而非拥有本身。
这可能是解决寿命不匹配问题的最终答案。
好了,今天聊到这。
你认为在这场”时间的博弈”中,会怎样演变。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见证这个古老行当的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