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儿不扯别的,就说冬天热车这事儿 —— 你们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听人说啥的都有?有的说必须热够十分钟,不然发动机得废;有的又说现在车不用热,打火就走。我之前听着都懵,干脆自己找了个零下 30 度的天,蹲那儿实测了一回,总算弄明白最佳时间是啥数了。
真不是我夸张,那天早上出门,一开门冷风直接灌脖子里,手机拿出来拍视频,屏幕都冻得反应慢半拍。我那车在楼下停了一整晚,我摸了下车门把手,得亏戴了手套,不然能粘掉一层皮 —— 那叫一个冰!上车插钥匙打火,第一次还没打着,第二次才勉强启动,发动机刚转起来的时候,那声音听得我心疼,跟老黄牛喘气似的,突突突的,一点都不顺畅。
我赶紧拿手机计时,眼睛就盯着仪表盘上的转速表。一开始指针飙到一千多转,我就寻思:这得等到啥时候才降啊?期间还忍不住摸了摸方向盘,还是冰的,空调开了半天也出不来热风,只能靠搓手取暖。大概过了一分钟吧,我听着发动机声音好像没那么费劲了,再看转速,慢慢降到八百多转。
这时候我就想,要不要试着开两步?之前听人说原地热车没用,得慢慢开着热。我就挂了挡,轻轻踩油门,结果车子跟没睡醒似的,往前挪的时候还一顿一顿的,感觉变速箱都不乐意动。开了大概两百米,我又停路边看了眼,水温表还是没动静,发动机舱里也没啥热气冒出来。
又等了两分钟吧,再启动的时候明显不一样了 —— 油门踩下去顺多了,转速也稳了,就连空调出风口都开始有点温乎气儿了。我这才敢稍微加快点速度,开着跑了一段,感觉发动机总算 “醒透” 了。
后来我还特意问了个修了二十年车的老大哥,他跟我说:“你别听那些瞎忽悠的,冬天热车是得热,但不是越长越好。” 他说机油这东西,低温下跟浆糊似的,刚启动的时候都沉在油底壳,得等个几十秒,机油泵才能把油送到活塞、曲轴那些地方去。要是不热就猛开,零件干磨,那可不就伤车嘛。但要是原地热太久,发动机一直怠速,燃油烧不充分,积碳就该多了,火花塞也容易坏,还费油 —— 你想啊,怠速一分钟,油表都能看出来往下掉一点。
所以结合我那回零下 30 度的实测,还有老大哥说的,最佳预热时间其实就是 4 到 5 分钟。你别傻乎乎原地等十分钟,先原地待 1 分钟,让机油转开,然后慢慢开着走,开个 2 到 3 分钟,等水温表动了,发动机声音顺了,再正常加速就行。我之前有回没耐心,打火就猛踩油门,结果发动机响得跟要炸了似的,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你们可别不当回事儿,冬天车本来就脆,热车这步错了,后续修发动机可就贵了。我那回实测完,特意记了这个时间,这阵子按这个方法来,车开着都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