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突如其来的公告,一次不足24小时的政策急转弯,让武汉的汽车销售展厅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与观望。
8月17日,武汉市商务局发布公告宣布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暂停实施。不到一天时间,这份公告被悄然撤回。政策“一日游”的背后,是全国多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频繁调整的缩影。
短短两个月内,贵州、湖南、河南、安徽、青海等省份相继按下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的暂停键。
政策急转弯让不少消费者措手不及。一位原本计划购车的武汉市民表示:“看到消息后请了半天假去看车,结果又说政策不变,感觉被耍了。”
早之前的6、7月份,湖南、河南、安徽等省份内的多个地区也已经暂停了这项补贴。重庆、许昌、惠州、沈阳等多个地区则在今年上半年就已按下暂停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个省份调整了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的地区选择暂停,有的则降低了补贴额度。
各地纷纷暂停补贴政策的背后,是申请量的暴增和资金的快速消耗。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已达412万份。5月份单月申请量达到123万辆,较4月的109万辆增长13%。
按照6月份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规模测算,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享受了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这一比例远超政策制定者的预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领进度大超预期,这是多地暂停政策的主要原因。”
各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之所以引发如此热烈的市场反应,与其诱人的补贴力度直接相关。
以湖北省为例,其补贴政策相比国家政策还有所“加码”。购买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每台可获得最高15000元的补贴。
湖北省的补贴分档更细,覆盖范围也更广。不仅针对报废旧车,连“旧车转让置换”也能享受补贴,即卖掉旧车买新车也能拿钱。
这种高额补贴直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一位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客户原本还在观望,看到补贴政策可能暂停的消息,马上就下单了。”
而今,甘肃、广西、重庆等地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已经重启,普遍采用“先领先得”机制,并对资金额度进行规划。例如,重庆追加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第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采用“分月投放”机制,8月投放2亿元、9月1亿元。
一些地区还调整了补贴申领方式。甘肃、陕西、河北、云南等地推出了汽车补贴限量“抢券”模式。邯郸、咸阳等城市也将补贴政策调整为“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
广西则是每日投放400万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额度,用完即止。鄂尔多斯要求补贴车辆必须本地注册,阻断跨区域套利。这些精细化调控,意味着政策从“一刀切”转向“分类施策”。
尽管一些地区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但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已经在路上。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以5年期20万元汽车贷款为例,贴息后实际利率下降1%,月供可减少约170元,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
一些地区则选择了追加资金额度。8月15日,重庆商务委员会发布通知,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政策变动中最无奈的是消费者。那些计划购车的人们,不得不时刻关注政府公告,算计着最佳购车时机。
有消费者苦笑道:“现在买辆车还要研究政策走向,比炒股还难。”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