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成都国际车展展位图正式发布。作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年度汽车盛会,本届车展将于8月29日至9月7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展出规模达22万平方米,预计吸引近120个品牌,逾1600款车型齐聚蓉城。
然而,细心的行业观察者发现,相比2024年成都车展,今年缺席的品牌超过25个。展位图的背后,不再仅仅是车企展示产品和技术的舞台,更成为衡量各个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晴雨表。
缺席名单中,豪华品牌成重灾区
缺席本届成都车展的品牌中,豪华品牌占了近一半,成为重灾区。具体包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捷豹路虎、莲花跑车、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等10个豪华品牌。
这在成都这样的豪车消费市场显得极不寻常。
合资品牌中的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雪佛兰也没有出现在参展名单中。自主品牌中的一汽奔腾、东风风行、宝骏,以及新势力中的极石汽车、极星、创维汽车、远航汽车、哪吒汽车、极越汽车同样缺席。
冰火两重天,包馆与消失的对比
与大规模缺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车企选择了包馆亮相。
比亚迪已经连续两年包下成都车展的9号馆,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五大品牌全阵容依次排开,还在场外设置了技术体验区。
长安汽车集团整合资源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此次车展携家族五大品牌——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强势登场,全面展示其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多元布局。
奇瑞在5号馆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奇瑞携旗下奇瑞、星途、纵横、ICAR、捷途五大品牌集体亮相。
参展阵营中,蔚来与旗下子品牌Firefly共享4号馆H405展位,正好在奔驰展台对面。其另一子品牌Onvo则在14号馆拥有独立展位(H1405),对面是宝马和Mini。
小鹏汽车展位位于11号馆H1106,理想汽车在15号馆H1501,小米汽车则在16号馆H1607。华为的HIMA(鸿蒙智行)业务在3号馆H304设有展位。
无奈选择,经营困境下的集体退场
车企大规模缺席车展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的无奈选择。
对于那些缺席的合资品牌,如东风本田、起亚、神龙汽车等,在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参展车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展位租赁、展台搭建、新车运输、宣传推广等费用。如果参展不能带来与之匹配的市场收益,缺席就成了一种成本控制的手段。
作为东风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目前仅有两款车型在售。QX60和QX50在2025年销量分别只有636辆和177辆,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加上产品稀缺是其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
起亚2025年前7月销量为45523辆,将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到海外,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对于起亚而言,或许在寻找更精准有效的营销方式,不愿将资源投入到车展这种泛流量的平台。
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隶属于神龙汽车,2025年前7月累计批发销量30420辆,同比下滑29.2%,东风本田更是同比下滑31.2%。
再看新势力阵营,哪吒汽车在2024年11月之后出现经营危机,裁员、降薪等负面消息不断,甚至被申请破产重整。
市场分化,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时代汽车认为,车企缺席车展与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参展包馆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行业博弈,涉及市场竞争、品牌战略、技术展示需求等多个层面。
那些在市场表现强劲的品牌,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通过车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因此积极参展并包馆展示,以彰显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品牌在市场上表现强劲,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通过车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因此积极参展并包馆展示,以彰显自身的竞争优势。
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车展参与度上,更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表现中。8月22日,港股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强,小鹏汽车一度上涨超12%,蔚来汽车涨幅超过10%,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等个股亦纷纷跟涨。
小鹏汽车公告称,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控股股东何小鹏于2025年8月20日至21日通过全资拥有的Galaxy Dynasty Limited在公开市场购买了310万股A类普通股,平均价为每股A类普通股80.49港元。
价值重估,车展营销模式面临挑战
车企大规模缺席车展,也反映了传统车展营销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
相比于北上广车展而言,成都车展最主要的属性还是卖车。长期以来,虽然成都车展号称“国际车展”,但参展商都是当地经销商,它更像是一个展销会,跟长春车展、深圳车展差别不大,吸引的不是车迷而是购车用户。
这与传统车企新车发布周期并不同步,再加上2025年汽车市场极度内卷,大部分厂商已经等不及在车展上发布新产品,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车企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传统车展的投资回报率,寻找更精准有效的营销方式。
成都车展的展位图,就像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各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健康状况。那些选择退出者,并非不愿意参与竞争,而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做出了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没有车企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车企。
在这个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每个品牌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成都车展的空位与包馆,只是时代的注脚之一。
2025年8月21日,成都国际车展展位图正式发布。相比2024年成都车展,今年缺席的品牌超过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