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9月7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幕。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本届展会吸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与,展出规模突破22万平方米,亮相车型超过1600辆,再度彰显其作为中国车市"风向标"的重要地位。
与往年豪车云集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展馆布局出现显著变化——多家超豪华汽车品牌集体缺席。以往专门汇聚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顶级品牌的16号豪华馆,今年已然"改旗易帜",被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小红书、宁德时代等科技与新能源品牌取代。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记者梳理展位图发现,除一线超豪华品牌外,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也同样未出现在本届车展的参展名单中。这意味着,曾经在展台上熠熠生辉的豪华车阵营,正在集体淡出这个国内最重要的车展舞台。
销量滑坡,豪车品牌遭遇"寒流"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的背后,是超豪华车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豪华品牌进口量自2023年起持续走低,这一下滑趋势在2024年仍在延续。
具体到各个品牌,情况更不容乐观。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仅为2.1万辆,同比下滑28%,这已经是该品牌在中国市场连续第四年出现销量下滑。玛莎拉蒂的处境更为艰难,去年在华销量仅1209辆,同比暴跌58%,今年仍未出现回暖迹象。
一位不愿具名的豪车品牌经销商向记者透露:"现在库存压力很大,单车利润也在缩水。往年靠着车展能收获不少订单,但现在投入上百万元搭建展台,最终转化效果大不如前。"
市场变革,新能源品牌强势"补位"
豪车品牌的退场,为其他品牌留下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今年成都车展上,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较去年扩大40%,创下历史新高。小米汽车首次参展即拿下近1000平方米的展位,计划带来其全系车型;华为鸿蒙智行、理想、蔚来等品牌也都扩大了展台规模。
"这反映了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汽车行业分析师王伟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从传统的品牌溢价转向智能化、电动化体验。车展作为行业晴雨表,自然也随之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车展还首次设立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展区",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小红书、汽车之家等内容平台都将登台亮相,展现汽车产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
车展价值重构,豪车品牌调整参展策略
面对市场变化,豪华品牌正在重新评估参展价值。劳斯莱斯此前曾表示,将更加注重针对高端客户的私密品鉴活动;兰博基尼也在加大对品牌体验中心的投入。
"对于超豪华品牌而言,大规模车展的投入产出比正在下降。"一位展会策划专业人士分析,"这些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相对小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定制化的体验活动来接触品牌,而不是在喧闹的车展上达成交易。"
与此同时,主流品牌和新能源品牌则更加看重车展的大众曝光效应。"我们需要借助车展接触更广泛的潜在客户,展示技术实力,建立品牌认知。"某新势力品牌市场负责人表示。
西部市场重要性与日俱增
尽管豪车品牌缺席,但成都车展的重要性并未减弱。成都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23年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0万辆,位居全国第二。近年来,成都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持续领先全国。
"西部消费者对新技术、新品牌的接受度很高,这是我们高度重视成都车展的原因。"蔚来汽车西区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带来了全系新款车型,预计将吸引大量观展者。"
车展组委会透露,本届展会预计参观人次将突破80万,创历史新高。展会期间还将举办40余场新品发布会,多家品牌将选择在成都车展进行西部乃至全国首发。
行业转型期的缩影
成都车展的这一幕,成为中国汽车行业转型期的生动缩影。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正在经历市场调整期,重新思考在华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品牌快速崛起,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格局。
"汽车展会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表示,"从过去以销售为导向,逐渐转向品牌展示、技术交流和用户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这种转变是健康的,符合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据悉,本届成都车展还将首次设立"智能驾驶体验区"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科普区",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向公众展示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随着开展日期临近,各参展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展台搭建。虽然少了豪车的光芒,但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展台、互动体验区以及众多新品发布会,仍将让本届成都车展充满看点。这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汽车盛会,将继续见证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