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2 日,湖北襄阳的岚图技术发布现场,随着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镜头的推进,一组组打破行业常规的测试数据引发行业关注:
52℃超高温下 13 分钟快充、-24℃极寒中续航稳定、电池包经 “针刺 + 5 米跌落” 仍安全无恙....这背后,是岚图汽车自主研发的岚海智混技术—— 全球首个全品类搭载的 800V 高压混动技术。
通过 “全域 800V+5C 超充 + 大电量电池” 的组合拳,将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推至360-410 公里、综合续航突破 1400 公里。
官方号称,岚海智混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补能焦虑、安全焦虑” 三大核心痛点。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岚海智混技术都有哪些黑科技和亮点?
岚海智混技术到底咋回事?
岚图方面表示,岚海智混的每项技术都对应着咱日常混动车出行的痛点。不管是夏天晒车、冬天冻车,还是通勤天天充电、长途排队补能,甚至是担心电池安全、想在露营时用电...等等,它都有办法解决。
1、800V 高压平台:
很多新能源车主在充电时候的都有这体会:冬天零下十几度,不光充电慢,开着开着续航还“跳水”,表显剩 100 公里,实际可能跑 60 公里就趴窝了。这都是因为传统混动的 400V系统扛不住极端天气,电池一热一冷就 “罢工”。
但岚海智混的800V 系统不一样,它把电池、电机、电控甚至空调都改成了 800V 高压规格,还加了个智能温控管理系统,就像给车装了个 “恒温保护罩”。
超高温测试下,把2026 款岚图梦想家放进 52℃的环境舱,晒了 15 小时(就像夏天正午把车停在户外一整天),测试时还让车一边充电,一边给车里的冰箱、笔记本电脑供电(模拟咱长途出行时用电的场景)。
结果呢?智能温控系统自动给电池降温,从20% 充到 80% 只用了 12 分 58 秒,跟常温下的 12 分钟几乎没差。
超低温测试下,又把车放进- 24℃的环境舱(差不多是东北冬天最冷的时候),这次系统提前给电池预热,充电时间还是 12 分多,而且整个过程中电池温度一直稳定在 25 到 35℃的安全范围里。
这意味着啥?以后夏天去新疆自驾,不用担心车晒久了充电变慢;冬天从北京开车去哈尔滨,也不用老盯着续航表慌神。极端天气下的出行,终于不用“看天吃饭” 了。
2、5C 超充 + 63kWh 大电池
混动车主最纠结的就是俩事儿:想平时用电省点油钱,可续航太短,天天得充电;想跑个长途省心点,又怕服务区排队抢充电桩,一等就是大半天。岚海智混用“大电池 + 快充电” 的组合,直接把这俩麻烦一锅端了。
先说说日常通勤。63kWh 的大电池,纯电能跑 360 到 410 公里。咱按一线城市的通勤情况算笔账:
上海的朋友,从浦东到虹桥上班,一天来回差不多50 公里,一周 5 天就是 250 公里;北京的朋友,五环内日常通勤,一天平均40 公里,一周 200 公里。这样的纯电续航表现,基本上都满足城市出行一周一充,甚至两周一充,大大降低了充电频率,对于电池寿命也有益处。
再说说长途补能。官方表示,岚海智混可以做到“充电 12 分钟,续航增加 300 公里”,充电 5 分钟就能多跑 123 公里。
这个速度刚好跟咱在高速服务区的停留时间对上——下车买杯咖啡、去趟洗手间,也就10 来分钟,回来电就充得差不多了。对比以前的混动车型,充电 1 小时才补 200 公里,这速度简直是 “飞一般的进步”。
就拿国庆自驾举例,从武汉到广州全程900 多公里,装了岚海智混的车满油满电能跑 1400 多公里,直接一站开到,不用中途补能;就算万一需要补能,也不用像以前那样 “盯着充电桩排队,连饭都不敢吃”。以后长假跑高速,终于能踏实歇脚了。
对此,岚图CEO 卢放表示,“99% 的场景能做到纯电行驶”。意思就是除了跨省的长途,平时买菜、接送孩子、周边游,几乎都能用电机驱动,开着跟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还不用承担纯电车的续航焦虑。
这种“用电为主、用油为辅” 的体验,或许更符合当下混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3、电池安全:
买新能源车,咱最担心的就是电池安全。万一开车时不小心撞了、磕了,电池会不会起火爆炸?这事儿想起来就后怕。岚海智混在这方面下了狠功夫,光测试简直就是“地狱级”的——“全球首个电池包组合串行极限实验”:
把同一个电池包先做针刺测试(模拟电池被尖锐东西戳破,比如路上的钢筋头),再从5 米高空扔下来(模拟车辆严重碰撞,差不多是三层楼的高度),最后电池包居然一点事没有,不起火也不爆炸。能扛住这么严苛的测试,靠的是三大 “安全法宝”: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有个“智能诊断引擎”,就像 24 小时在线的电池医生,能提前 72 小时发现电池可能出的问题。比如电池温度异常、电压不稳,它会提前预警,让咱有时间去检修;
三维隔热墙技术:能把电池里的热量牢牢锁住,就算有一个电池单体出问题,也不会蔓延到其他部分,避免“热失控”;
16 重物理防护 + 1500MPa 高强钢底护板:电池外面裹了 16 层保护,底部还用了特别硬的高强钢(1500MPa 差不多是潜艇外壳钢材的强度),就算车底撞到石头、路肩,也能保护电池不受伤。
以后开车就算遇到点小事故,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看到电池部位受损就慌神”。
4、还能当“移动充电宝”:
岚海智混还有个超实用的功能—— 能对外放电,把车变成 “移动能源站”,并且支持三种放电模式:
首先,是6kW V2L(交流对外放电):适合露营、户外作业。周末跟家人去郊外露营,不用带笨重的汽油发电机,直接用车供电,煮火锅、烤串、开投影仪看电影都没问题,电量够支撑大半天;
其次,30kW V2V(直流对其他车补能):相当于 “移动救援车”。朋友的新能源车半路没电了,开过去就能帮他紧急补能,充 10 分钟差不多能跑 30 公里,够他开到最近的充电桩;
三是60kW V2G(向电网反向输电):这个更厉害,是全球最高功率的。电网用电高峰时(比如晚上 7 到 10 点,电价贵),把车里的电输给电网,能赚点电价差;电网低谷时(凌晨 2 到 6 点,电价便宜)再充电,相当于 “错峰用电省电费”。
以前车只是个代步工具,现在有了这功能,车还能帮咱解决生活里的不少用电麻烦,实用性直接翻了倍。
反向技术开发:“电改混”!
现在很多混动车,基本上都是 从燃油改混动,而这个技术开发路径有个大毛病:
燃油车的底盘空间本来就不是为电池设计的,所以电池只能装小的(一般10-20kWh),纯电续航短;而且高压系统兼容性差,没法适配 800V,充电速度也上不去。就像给老房子装新家电,插座不够用,功率还跟不上。
但是,岚图的反向技术开发——“电改混” 就不一样了,它是在ESSA 原生纯电架构上搞混动。这个架构本来就是为纯电车设计的,底盘空间大,能装下 63kWh 的大电池;高压系统成熟,800V 直接能用,不用重新改造;智能控制系统也现成的,能直接用到混动车上。相当于在新房子里装新家电,啥都适配,用着也顺手。
武汉理工大学的华林教授评价说,岚海智混代表中国混动技术进入了“第四阶段”——“超级混动” 阶段,未来五年都是行业领先水平。
电驹小编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从岚海智混技术路径上就能看出,岚图不是在“修补燃油车的短板”,而是在 “发挥纯电车的优势”,从根上提升了混动车型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岚海智混“发布即量产”,下半年就会装在三款车上,覆盖 MPV、轿车、SUV 三大品类:
2026 款岚图梦想家(MPV):全球首款 800V 智能超混 MPV,8 月 29 号就开启预售。主打家庭出行和商务接待,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将是新能源MPV 里最高的。
岚图追光L(轿车):全球首款纯电续航 410 公里的混动轿车,一次电能跑两周,偶尔跑长途也能快速补能。
岚图大六座旗舰SUV “泰山”(内部代号):除了岚海智混,还装了华为最新的 ADS Ultra 四激光雷达智能辅助驾驶。
可以看到,岚海智混技术“发布即量产”,不用等太久就能买到,这比那些只发个概念、迟迟不量产的车企实在多了。
而且,从轿车、到SUV、MPV,岚海智混技术做到了全品类搭载,也说明它的技术平台很成熟。
技术好是好,但还有些事儿要解决
岚海智混确实很厉害,但咱也不能光说优点,有些实际问题也得提一提。
1、800V 充电桩还不够多,长途补能可能受影响
岚海智混的5C 超充得用 800V 高压充电桩才能发挥最大效果,但目前国内的 800V 充电桩还不算多。高速服务区里,可能就一两个 800V 充电桩,节假日高峰期还是得排队;偏远一点的地方,甚至可能找不到 800V 充电桩,只能用普通充电桩,充电速度就慢下来了。
不过这也不是岚图一家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配套问题。随着800V 车型越来越多,充电桩肯定会慢慢普及。但短期内,咱要是经常跑偏远地区,还得考虑一下充电桩的问题。
2、V2G 功能暂时难落地,想赚电费还得等政策
岚海智混的60kW V2G 向电网输电功能很吸引人,但目前国内的 V2G 政策还不统一。比如怎么并网、电价怎么算、有没有补贴,不同地方的规定不一样,而且很多电网公司还没做好接收车辆输电的准备。
不过,广汽昊铂在广州地区已经开放了,岚图或许也会在武汉等地区率先开放。但是,短期内,车主想靠V2G 赚电费,可能还不太现实,这功能暂时只能算 “未来可期”。
3、价格可能不便宜,得看最终定价策略
岚图是东风旗下的高端品牌,加上岚海智混的技术成本不低(800V 系统、大电池、5C 超充这些都不便宜),所以新车价格可能不会太亲民。虽然目前岚图并没有公布新车的具体价格,但参考岚图之前的车型,梦想家(MPV)的价格已经在40万级了,新车只会只高不低。
但对追求高端、注重技术的用户来说,可能觉得物有所值。最终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得看岚图的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