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汽车与共享出行:从马力到脑力-AI掌控未来报告(中英文版)
报告共计:53页
2025年汽车与共享出行:从马力到脑力 - AI掌控未来报告总结
2025年7月27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汽车与共享出行:从马力到脑力 - AI掌控未来》蓝皮书,聚焦AI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前景。
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2035年进一步增至3000 - 4000亿美元。其中,具备L2 + 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销量占比将从2024年的8%升至28%,年销量达2600万辆,相当于当前美国或欧洲轻型车市场规模;全球ADAS/AD硬件/软件市场中,硬件占1500亿美元,软件占40 - 50亿美元。中国在该领域表现突出,2030年中国L2 + 智能驾驶乘用车销量占比将达60%,占全球市场销量一半,且2025年其L2 + 智能驾驶车辆占全球总量的60%。
在技术与地缘政治方面,全球自动驾驶发展存在合作、竞争、“合作竞争”三种路径。“合作竞争”为基准情景,即硬件领域(如摄像头、传感器、激光雷达)开展合作以降低成本,软件/算法及芯片领域竞争以实现差异化。同时,AI驱动的视觉 - 语言 - 行动(VLA)模型压缩L2 + 开发周期,硬件成本大幅下降,各国监管也在逐步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行业格局上,不同地区车企战略各异。中国车企依托供应链与市场优势推进技术与规模部署,美国企业侧重AI算力与安全,欧洲聚焦行业合作,日韩企业则有各自技术路线。此外,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还延伸至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相关技术、数据与基础设施可复用,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自动驾驶价值链涵盖“大脑”(智能驾驶芯片、云计算等)、感知与运动控制(线控系统、激光雷达等)、应用(ADAS赋能汽车、Robotaxi等)三大环节,全球60家相关企业在各环节布局。同时,自动驾驶还将重塑汽车 ownership、碰撞维修、保险、物流、能源等行业生态,带来多方面变革。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上一篇:开源证券:给予张江高科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