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和厂家采取一贯的拖延术,始终拒绝退车和换车,使得商品脱离三包责任期,在无法确保维修成功的前提下,甚至还说出“无法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这样的话来,将根本无法承受的试错成本推给消费者,显现了商家和厂家对消费者生命权的极端不负责任。
车主彭先生是一位企业经营者,于2022年1月20日在湖南华洋华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华洋华迪)贷款花了近70万元购买上汽奥迪A7L汽车一台,本想助力企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美满,但是没想到的是,这辆奥迪车在使用的三年过程中却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烦恼。
彭先生反映,这辆奥迪车在三年中屡次在高速公路出现转向无法控制而横向行进的状况,令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乘客面临极度危险的状况。彭先生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地说:“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最短可致毫秒级,在高速公路上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辆上汽奥迪A7L三年中已经在湖南华洋华迪维修了九次。彭先生统计维修次数和问题如下:
第一次故障发生日期为2022年8月2日,行驶里程为8619公里,故障为低压燃油管问题;第二次故障发生日期为2023年2月6日,行驶里程为14130公里,打死方向转弯底部弄响。
第三次发生故障时间为2024年7月3日,行驶里程为32765公里,故障为仪表亮胎压故障,DSC故障等;第四次发生故障时间为2024年7月17日,行驶里程为33006公里,拖车进店,仪表亮稳立控制系统ESC等一系列故障提示。
第五次故障发生时间为2024年8月4日,行驶里程为33268公里,仪表亮车辆启动系统故障、安全系统故障、转向系统故障、悬挂故障、自适应照明故障;第六次故障为2024年10月29日,行驶里程为26253公里,问题为防冻液泄漏。
第七次故障日期为2024年11月16日,行驶里程为37000公里,仪表显示电力系统故障,判断为发电机故障导致,更换原故障排除。同时,仪表显示为废气灯报警,判断为差压传感器故障导致,更换原故障排除。
第八次故障日期为2025年6月2日,行驶里程为44586公里,故障为仪表有时显示变速箱故障;第九次为2025年8月3日,故障为变速箱问题,此次收了维修款;8月5日,稳定系统、启动系统、转向系统出现全方面故障,湖南华洋华迪公司派车拖走。
彭先生反映,自2023年起,上述质量问题累计维修已达十余次,而且都是危及司乘人员安全的严重问题,维修累计时间已经超过35日。
在维修过程中,湖南华洋华迪公司多次承诺排除故障问题,但是彭先生惮于这辆车多次出现的危及人身安全问题,在三包期内多次向湖南华洋华迪公司主张退车退款都被搪塞。
彭先生主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维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五十二条,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之规定,该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特别是发动机、启动机、转向系统等严重危害司乘人员安全的问题,多次维修都未排除,因质量问题累计修理时问题过35日,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超过5次,已完成符合法定退车条件。
8月7日,《陈勇评论》随同彭先生亲属前往湖南华洋华迪进行交涉,其技术负责人表示采取的措施就是在厂家的指导下继续进行维修,而对彭先生家属提出的退换车要求,遭到了售后服务人员的拒绝。
其后几日,在《陈勇评论》的要求下,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南方片区相关负责人和彭先生亲属取得联系,经交涉后仍然表示已经超过了三包责任范围和期限,不能退换车,只能继续维修。
彭先生随后又向湖南华洋华迪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经市场监管部门现场协调沟通,湖南华洋华迪最终回复仍然拒绝退换车,只同意更换转向轴、继续维修和延长一年保修。
彭先生认为,这辆奥迪A7L存在十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质量问题,三年内在4S店维修时间超过三个月,由于湖南华洋华迪的欺骗与恶意拖延,使一台问题车的处理拖到了三包期外。但即使如此,按照产品质量法和民法典,该车应由生产商和经销商依法召回,赔偿消费者的实际损失。
但湖南华洋华迪和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毫无诚意,秉持他们欺骗和欺压消费者的态度,只肯延保,而且还不保证修好,这是对消费者生命财产权的极端不负责任。
由此,彭先生决心依法维权,开始了向法院起诉湖南华洋华迪和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准备。
根据公开信息进行AI总结梳理,上汽奥迪A7L作为一款关注度不低的车型,在售后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纠纷。
其中核心部件故障体现为新车或行驶里程较短的车辆上:发电机皮带及张紧器异常断裂,这是投诉较多且非常典型的问题。多位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几百公里(有的仅300多公里)或 16000公里 时,就出现发电机皮带断裂的情况,并可能缠绕卷入散热风扇,导致车辆抛锚,仪表盘提示电力系统故障,请安全停车。
4S店常归因于张紧器故障。对于新车短期内出现此类严重故障,车主普遍认为属于产品质量缺陷,并强烈要求退换车,但经销商多以“发电机皮带不属于三包法规定的主要零部件”为由拒绝,只愿免费维修和提供额外补偿(如赠送保养、延保),并承诺若再出现同类问题可退换车,但这与车主的预期相差甚远。
变速箱故障报警:有车主反馈车辆提示变速箱故障码,经检查是变速箱电动泵问题。但若车辆刚过三年质保期,则可能面临高额自费维修的情况,车主对此难以接受。
电力系统故障频发:从很多车主反馈看,奥迪A7L的电力系统故障提示并非个例,可能由蓄电池、充电系统、软件程序或硬件故障等多种原因引起,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启动、行驶中熄火等,存在安全隐患。
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有车主提到,提车当日就发现后备厢门无法正常电吸关闭,即便4S店进行了所谓的程序升级,问题仍反复出现;车门锁块及SOS紧急呼叫故障;有投诉显示车辆在短期内连续出现主驾玻璃异响、右后门锁块更换后,又跳SOS故障警报,随后副驾门锁也出现故障的情况。其他电器设备故障还包括中控屏幕不灵敏、黑屏,以及大灯故障等。
而根据公开信息进行AI总结梳理,湖南华洋华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含关联公司如湖南华洋奥通、华洋奥迪阳光店)涉及多起消费者纠纷,涵盖新车质量问题、维修服务失误、违规销售及召回争议等。
新车交付即存缺陷:2021年,周女士花费43万元购买奥迪A6,提车后发现前支撑架断裂、保险杠装饰条破损,疑为碰撞车辆。4S店否认交车前存在问题,称客户已签验车确认表。 双方同意委托第三方鉴定,4S店承诺若属质量问题按三包法处理;若为消费者责任则依法划分赔偿。结果未公开。
车辆频繁故障拒退换:2021年,梁女士购奥迪A6后一个半月内多次出现系统死机、刹车失灵、燃油泵故障等问题。4S店承认故障但称“未达退换车条件”,仅愿维修加补偿。 消费者要求退车被拒,4S店提出补偿“服务项目”(折现过路费等)。梁女士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后续未公开。
销售不合规车辆无法上牌:2016年,消费者购买奥迪A4allroad后因车辆信息未在公安部系统备案无法上牌,质疑为走私车或拼装车。4S店拖延半个月未解决。
侵权案拒赔:2014年,湖南华洋华迪作为被执行人之一,因拒付57万元赔偿(含损失55万元、诉讼费),被法院裁定冻结存款或查封财产。
《陈勇评论》认为,奥迪合资车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由于其较为稳定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没有任何一件流水线出产的工业产品是完美无缺的。任何成熟稳定的产品都存在质量偏差的概率问题。三年期间维修九次,显然是不正常的,彭先生遭遇的这辆奥迪A7L即有如此可能。
面对涉及到的重大人身安全问题,湖南华洋华迪和上海大众汽车销售公司本应该高度重视,在无法修复故障、且产品三包责任期内,在消费者多次依法提出退车或换车的时候,商家和厂家应该及时回应,积极处置。
但是,商家和厂家采取一贯的拖延术,始终拒绝退车和换车,使得商品脱离三包责任期,在无法确保维修成功的前提下,甚至还说出“无法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这样的话来,将根本无法承受的试错成本推给消费者,显现了商家和厂家对消费者生命权的极端不负责任。
商家和厂家如此操作,是对奥迪车品牌的巨大伤害,是对广大奥迪车消费者的巨大伤害。《陈勇评论》支持车主彭先生依法维权,诉诸法院,并将对此案进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