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迈向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浪潮下,虽然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持续领跑,但俄罗斯对中国汽车的态度已从“开放接纳”转向“技术性保护”。
2025年7月起,所有进口车型必须通过俄罗斯本土实验室的强制性检测,包括碰撞安全和尾气排放等关键项目。这一改革终结了此前通过第三方国家进行曲线认证的路径,对进口汽车的准入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已向多个中国品牌卡车的官方代表处发出通告,禁止在俄罗斯进口和销售部分车型,并要求其组织召回活动以消除问题。
8月1日生效的2025年汽车报废税新规,可以说又给中国汽车上了一道枷锁。报废税的总额除了基础税率之外,还需额外支付车辆在俄销售价格与海外采购价差额的50%作为附加税费。
通过近期连续几条措施可以看出,俄方明确释放出“以市场换技术”的信号,中国车企需通过合资建厂、技术转让或供应链本地化(如零部件生产)换取政策豁免,中俄合作从“出口贸易”转向“产能协同”。虽然短期贸易受阻,但深度绑定本土产能与技术合作的企业仍存机遇。
什么样的车型更适配俄罗斯市场?面对市场与监管的要求该怎么应对?本地化的新车型品牌形象要如何提升?
这些是众多车企破局遇到的常见问题。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组织的9月赴俄行,观看一场展会、参加一场论坛,共同寻求答案。
“2025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欧亚国际工程机械及商用车展”于9月10日-12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EXPOFORUM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该展会是俄罗斯北方地区唯一全品类覆盖各类工程机械、商用车辆及零部件的专业展会。2024年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中国、印度、土耳其、韩国、白俄罗斯、中亚5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参展商及15000名专业观众。参观团在观展之余,可对话展会主办方俄罗斯特种机械进口商和制造商协会,向协会推荐自身产品并有机会成为协会会员,获取协会内部会员专属采购商信息。
参观团在展会结束后将跟随活动主办方一同参加9月15日在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召开的“2025年中俄汽车产业论坛”。随着会议的临近,一年一度的中俄汽车产业论坛也拉开面纱,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了解中俄汽车产业论坛的盛况。
本次论坛致力于构建覆盖政策对接、产能协同、品牌共塑与资本联动的多层次平台:通过搭建政企桥梁,优化投资准入、税收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稳定透明的合作环境;加速中国车企在俄本地化建厂与供应链共享,迈向中俄汽车制造深度融合;强化品牌传播与市场拓展,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并依托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牵引资本投入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生态,共同培育高韧性、可持续的中俄汽车产业合作新生态。
论坛议程与活动亮点
论坛议程
核心议题
活动亮点
论坛与会代表
2024年中俄汽车产业论坛参与人数超过350名,其中有100余名中国的与会代表。今年的论坛据俄罗斯官方统计,已有288名代表报名,其中24家汽车公司官方代表、167家汽车经销商、78家汽车展厅、19家从事汽车服务的公司。
24家汽车公司官方代表
167家汽车供销商
78家汽车展厅
19家汽车服务公司
⟪专 用 汽 车⟫ 杂 志 社 出 品
撰文 | 李 军编辑 | 宁文祥排版 | 史璐瑶
欢 迎 转 发 到 朋 友 圈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