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国自驾却发愁驾照不被认可?其实手握中国驾照也能实现多国通行,核心在于一份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这份依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制定的合法翻译文件,可将中文驾照信息转化为全球通用的英文格式,让普通驾驶者真正拥有跨境自驾的便利。
很多人容易混淆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与中国驾照的关系。实际上,这份认证件必须和中国驾照同时使用才具备法律效力,它本质是对驾驶资质的官方翻译确认,并非独立驾照。需要注意的是,其适用范围受公约缔约国法律限制,像日本、韩国等非公约国家,目前仍不承认其效力。不过全球已有 180 多个国家接受该证件,欧洲全境、北美、澳洲等热门旅行目的地均在覆盖范围内。
办理这份认证件的流程远比想象中简便,仅需准备四样材料:有效期内的中国驾照、有效护照、两寸白底证件照,以及一张带有亲笔签名的白纸。通过线上数字化渠道即可申请,全程无需出门。比如在某付宝牛人办平台,找到对应服务模块后,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资料上传与申报。
选择认证件时,建议结合自身出行计划考虑有效期。目前常见的有 10 年和 20 年两种版本,若经常出境或计划长期旅居国外,20 年版本会更适配。特别需要留意的是,认证件的有效期始终与绑定的中国驾照保持一致,若国内驾照到期换领新证,认证件也需同步更新。
对于自驾经验较少的新手,出发前建议做好双重准备。除携带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外,最好同步办理国内公证处出具的驾照翻译公证书。尤其是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对自驾材料审核较严格的国家,双重认证能大幅降低租车时受阻的概率。曾有游客在巴黎机场租车时,因租车行工作人员对认证件规则不熟悉引发纠纷,最终正是凭借随身携带的公证文件顺利解决了问题。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该认证件仅限境外租车驾驶使用,不能替代中国驾照用于车辆登记、违章处理等国内场景。近期有留学生在欧洲尝试购买车辆时遇到阻碍,根源就是混淆了驾驶资质证明与车辆所有权文件的区别。牢记其 “驾驶资质翻译认证工具” 的定位,而非独立驾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跨境通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