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上海 —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今日正式发布2025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研究显示,2025年,行业整体新车质量的每百辆车问题数为229个PP100,较2024年显著上升了17个PP100,新车整体质量水平下滑严重。在行业价格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三大品牌阵营的燃油车新车质量均有明显下降。自主品牌和主流国际品牌的质量抱怨较去年均上升18个PP100,而豪华品牌则增加13个PP100。这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成本压力可能直接影响了质量把控和交付表现。在燃油车产品魅力指数(APEAL)得分显著增加的情况下,质量抱怨则连续两年增加,反映出当前燃油车产品“体验提升”与“质量感知”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
今年是J.D. Power连续第26年开展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也是J.D. Power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启用全新IQS平台的第六年。该研究重点考察了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燃油车车主遇到的质量问题,新车质量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分值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
研究显示,从问题类型来看,2025年设计缺陷与故障/无法操作类问题的质量抱怨均显著增加,分别较2024年增加了9.0和8.8个PP100。汽车制造企业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更需要将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研究还发现,当前智能化加速带来了新的质量风险。随着智能化浪潮来袭,燃油车在智能配置迭代过程中,信息娱乐系统、座椅和驾驶辅助的质量风险持续攀升。九大问题类别中,除动力总成外,其余类别的质量抱怨均较2024年增加。其中,信息娱乐系统、座椅和驾驶辅助的抱怨分别增加5.2、3.3和1.8个PP100。用户对信息娱乐系统的抱怨尤为集中,主要涉及人机交互设计缺陷(语音识别、触控逻辑)和硬件性能瓶颈(屏幕响应、蓝牙连接),严重影响了高频功能的体验连贯性。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表示:“在行业科技、配置、价格多重竞争压力下,传统燃油车 IQS 表现同比持续下滑。如何在新能源变革中守住市场份额、筑牢质量底线,是燃油车企未来几年必须破解的课题。当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科技配置的上车体验,聚焦用户高频场景,着力解决误识别、反应慢等用户感知强烈的问题。同时,随着燃油车用户结构与需求偏好的变化,企业需重新梳理用户体验指标体系和质量风险控制策略,切实将基于用户思维的品质管理前置,方能在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的竞争中从容应对。”
该研究的亮点发现:
排名最高的品牌和车型
路虎(208个PP100)排名豪华品牌新车质量第一。保时捷(213个P100)和凯迪拉克(218个PP100)分别排名豪华品牌第二和第三。
广汽本田(208个PP100)排名主流品牌新车质量第一。东风本田(209个PP100)排名第二,广汽丰田(219个PP100)和上汽大众(219个PP100)并列第三。
奇瑞(220个PP100)排名自主品牌新车质量第一,广汽传祺(221个PP100)排名第二,长安汽车(222个PP100)和吉利(222个PP100)并列第三。
车型层面,今年研究中共有18个细分市场的18款车型摘得奖项。
其他获得各自所在细分市场奖项的车型有凯迪拉克XT5、长安CS75、奇瑞瑞虎9、路虎揽胜、雷克萨斯NX、梅赛德斯-奔驰A级、MG 5、丰田皇冠陆放、丰田锋兰达、大众宝来、沃尔沃S90、五菱佳辰。
新车质量研究(IQS)是J.D. Power在全球的旗舰行业联合研究之一。该研究中的新车质量问题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具体诊断问题包括9个类别(车身外观、车身内装、驾驶体验、配置/操控系统/仪表板、信息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动力总成和驾驶辅助)的218个问题点。
2025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基于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之间购车的19,913位燃油车车主的真实反馈。研究覆盖39个品牌、148款车型,其中38个品牌、143款车型达到足量样本,数据收集工作于2025年1月至5月间在81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