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的今天,OTA空中升级早已不是新鲜词,但如何真正让用户感受到“常用常新”,却始终是行业痛点。
当不少车企仍以季度甚至半年为单位进行功能更新时,比亚迪却悄然将OTA频率提升至月度级别,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便开启了实力宠粉模式。
比亚迪在7月的大规模升级已经彰显决心,一方面针对辅助驾驶系统进行多项重要功能优化,另一方面推出智能泊车兜底服务,从技术到服务全面覆盖用户用车场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同步升级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将亏电油耗进一步降低10%,达到百公里2.6L,这意味着OTA已不仅关乎智能系统,更深入到了动力系统的核心体验层面。
来到8月,比亚迪又迎来了一次OTA升级,本次升级聚焦于智能座舱的体验重构,迎来了五大新增功能,分别是车道级导航、全向行车记录仪、无麦K歌、游戏中心和“灵鸢”无人机动态起降。
车道级导航不再只是显示车道,而是通过车端视觉感知与导航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动态车道规划和提前变道建议。这意味着导航系统从被动指导变为主动协同,尤其在城市拥堵和复杂立交场景中,实用性大幅提升。
全向行车记录仪则解决了行车安全领域的痛点,传统记录仪仅覆盖车头视角,而比亚迪通过融合环视摄像头,实现了五视角同步记录与回放。
无麦K歌和游戏中心看似是娱乐功能,实则是对车内空间属性的重新定义,通过消除外接设备的限制、引入原生游戏平台,比亚迪正在将车辆从驾驶工具转化为娱乐终端。
而“灵鸢”无人机动态起降更是跨界融合的代表,通过车机与无人机的系统级联动,用户无需专业操作经验即可实现航拍跟车、动态起降等功能,极大地拓宽了用车场景。
比亚迪实现月度OTA的背后,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研发实力和数据闭环能力。
现在的比亚迪已掌握软硬件一体化研发核心,包括车规级芯片、传感器、摄像头等芯片和DiLink智能座舱、DiPilot智能驾驶等软件系统,均采用自研路径。
正因为比亚迪高度自研的软硬件一体化研发模式,使得比亚迪在功能迭代上不再受制于供应商节奏,而是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快速响应。
同时比亚迪还拥有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为功能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2025年7月底,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庞大的用户群体意味着丰富的场景数据和行为样本。
从这两次频繁的OTA计划可以看出,当行业仍在做功能堆砌时,比亚迪已经开始专项体验迭代了,月度OTA的意义不在于单次功能的多寡,而在于建立了一种与用户持续对话的机制。
这意味着比亚迪的车不再是交付即固定的商品,而是可以不断进化的工具,车主也不再是被动接受功能的消费者,而是可以参与汽车功能进化的伙伴。这样的比亚迪,值得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