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企业凭借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深入当地市场一线的运营能力,持续开拓海外市场,让更多“中国制造”的产品惊艳世界
在哈萨克斯坦,搭载康尼机电模块化产品的“南京造”的列车得到该国总统点赞;在越南,南京港机重工为当地客户打造的双四连杆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进入现场安装调试阶段……
宁企出海,如今不再单靠成本和价格优势,更靠硬核技术,更显高质量、高价值。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不少企业凭技术壁垒实现高附加值出海。
“走出去”更高质量
“我有个很深的感触,中国制造不是个别企业的进步,而是整体上的全面进步,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体系。我们现在出口的设备和生产线,每一个元器件都是国内供应商的国产货。”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张保和说。
成立仅8年的泰普森是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赶上国产新能源车崛起的大机遇,很快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大网。公司主打产品是汽车用自动化精密测量、测试和装配设备,通过多年自研打破国外垄断,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中国新能源汽车每生产10台,有7台的电驱系统生产线都采用它的测量设备,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品牌都离不开它。
“以前整车厂商不太敢用国产,担心质量不过关。一些重要零部件外国货更有优势,比如拧紧一颗螺丝,扭矩、角度都有很高要求。”张保和介绍,早几年,泰普森在给某头部车企做第一条混动发动机检测线时,部分零部件和控制系统还是采用进口的;做第二条线时,对方决定全部用国产的。质量一点不差,成本却降低了30%。
去年,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法雷奥看中公司的技术实力,从本部派来12名工程师驻厂评审了近一个月,彻底打消对中国货的疑虑后,最终决定为其波兰、印度工厂采购泰普森的生产线,两条线价值即达1亿元人民币,利润比国内高出一大截。
“报价比竞争对手高了近百万欧元,照样赢得了竞标。”外企出身的张保和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中国汽车工业制造装备很多从国外进口,国产货是老外看不上的“三流水平”;现在,国产装备开始“反向输出”欧美,为宝马奔驰造生产线。
今年初,泰普森首批新能源车电驱部件自动化测量及装配成套生产线从南京海运到波兰,目前已经小批量生产。“这是公司首次打入欧洲市场,意义非凡。”眼下,张保和掌舵的泰普森也正着手在欧洲建立分公司及销售网点,同时招兵买马,吸纳部分欧洲人成为员工。
“扎下根”更深融入
把做好的扬州炒饭卖到国外是“出口”,在海外开个扬州炒饭餐馆是“出海”——从出口到出海,一字之差,难度却完全不同。更何况相对于欧美跨国企业,中国企业出海开发的并不是处女地,而是要面临欧美日韩的高强度竞争。这对中国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开拓能力是巨大挑战。
无论是中东的沙漠戈壁、非洲的茫茫草原,还是南美的热带雨林、澳洲的崇山峻岭,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的项目专班总是快速响应,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这种深入当地市场一线的本土化运营能力,是作为跨国企业必备的能力之一。
把电力铁塔架往全球,大吉铁塔的远征之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傍身武器”。最近,大吉铁塔中东公司在沙特揭牌运营,这是大吉铁塔国际化战略的又一次升级,公司将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物流中心和客服中心,形成完整的区域运营能力,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上游。
在出海企业圈,东南亚被称为制造业转移“第一站”,中东是新能源与数字化基建“蓝海”,拉美则是资源导向型投资新热土,非洲是“一带一路”潜力市场……老战场、新战场,南京企业不错过每个能淘金的市场。
位于江宁区的泉峰控股是知名专业电动工具供应商,在全球拥有四大生产制造基地,其中两个位于德国斯坦海姆、越南平阳,去年全球收入达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其中北美市场已占主导地位,营收占比超七成,割草机等网红产品需求旺盛。
雨花台区软件大道起家的亿嘉和,其清洁机器人2024年海外收入飙升至1.1亿元,同比激增143倍,其商用清洁机器人在日本的市占率从2023年的5%跃升至今年的18%,成为当地增长最快的海外品牌。
“扶一把”更紧抱团
今年4月,经新生圩海关验收,由江宁开发区企业乐鹰科技生产的一套无菌米饭生产线设备被吊装上船出口日本。这条产线重达107吨,安装起来有100多米长,走水运是最适合的路线。南京港近年来航线密集,企业货物“家门口”出海越来越便利。
这是一家主营中央厨房智能设备的南京企业,出口至日本的这条生产线价值5000万元,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出海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方向。展会、协会、行业研究咨询机构,每一次触达客户的机会我们都不放过,更重要的还有来自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推荐。” 乐鹰科技副总经理赖振威说,一家企业不可能什么都做,有时候大家会抱团开拓海外市场,一起把客户拿下。
如何从新手成为跨国企业,是每个老板都要思考的问题。面对人生地不熟的海外市场,怎样快速打开局面,抱团几乎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更远。”近日,南京经开区新港高新园党委和管办、龙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联合举办的园区出海生态链沙龙活动上,主办方发出倡议后,南京经开区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揭牌成立。现场,亚马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运营技巧,出门问问、米聚等园区出海企业解析实战策略,直播出海、保税仓储、技术赋能、金融支持等一批园区生态服务项目发布。
出海能力的锻造是一场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以长期主义的决心,从“赚快钱”的贸易思维,转向“扎下去”的产业思维,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当出海企业组成联合舰队,来自政府的“扶一把”——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境外投资服务体系、优化“走出去”发展环境,让抱团变得更加紧密。
近年来,南京出海企业抱团参加国际大型展会已成惯例。通过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制度型开放,为企业出海破除壁垒、乘风破浪提供关键助力。
近日,南京港首条集装箱北极航线正式开通,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缩短约5900公里。南京现有8000余家活跃的外贸企业,培育了近5000家各类跨境电商主体。今年上半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7.3%。据《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