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朋友那辆 SUV 出门,走的还是平时常走的那条路,结果坐上去感觉跟我自己车差别也太大了!过减速带的时候,我还下意识地攥了下扶手,心想这咋这么颠啊?后来才想起前几天跟他聊过胎压的事儿,他说自己常年把胎压打到 2.5,说这样省油。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胎压差这么一点,开着的感觉能差这么多!
我自己车平时胎压都设的 2.3,可能是我本身就喜欢软一点的感觉吧。每次过那种铺得不太好的沥青路,或者路上有小石子、小坑洼的时候,2.3 的胎压总能把那些颠簸过滤掉不少。上次带着爸妈去郊区玩,走了一段乡道,路上坑坑洼洼的还挺多,我妈坐在后排,全程都在跟我爸唠嗑,都没说过颠得难受。要是换成 2.5 的胎压,估计她早就得扶着座椅了。而且开着 2.3 胎压的车,方向盘也感觉轻一点,平时在市区里拐来拐去,或者停车入库的时候,都觉得顺手不少。
不过也不是说 2.3 就全是优点,有次我拉了满满一后备箱的东西,还坐了四个大人,开在路上就明显感觉车有点 “肉”。加速的时候,总觉得劲儿没那么足,踩油门的反应也慢半拍。后来去轮胎店补气,师傅说我这胎压对于满载的情况来说太低了,容易让轮胎侧壁受力过大,时间长了还可能损伤轮胎。我这才知道,原来胎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得看具体的用车情况。
再说说 2.5 的胎压,之前借过同事的车,他那车胎压就是 2.5。刚开上的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方向盘变沉了,尤其是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打方向得用点劲。不过跑高速的时候,2.5 的胎压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车子特别稳,就算遇到横风,也不会有那种飘乎乎的感觉,心里特别踏实。而且同事说,他开 2.5 的胎压,百公里油耗比开 2.3 的时候能省半个油左右,长期开下来,也能省不少钱呢。
但 2.5 的胎压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上次我开同事的车去办事,路上遇到一个没盖盖子的下水道井,我没来得及躲,直接就压过去了。当时那一下震动,我感觉整个人都从座椅上弹起来了,方向盘也跟着抖了一下,吓得我赶紧握紧方向盘。还有平时过减速带,要是速度稍微快一点,那颠簸感能直接传到座椅上,后排的人要是没准备,很容易撞到脑袋。
其实之前我也纠结过,到底是选 2.3 还是 2.5。后来问了不少老司机,他们都说这事儿没什么标准答案,全看个人喜好。如果你平时大多是在市区开,乘客也多,喜欢舒服一点的感觉,那 2.3 肯定更适合;要是你经常跑高速,或者更在意油耗和操控性,那 2.5 可能更对你的胃口。而且不同车型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车出厂推荐胎压就是 2.4,有的则是 2.2,最好还是参考一下车辆说明书上的建议。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不同季节胎压也会有变化。夏天天气热的时候,轮胎受热膨胀,胎压会自己升高一点,这时候就不用把胎压打得太高,不然容易爆胎;冬天天气冷,轮胎收缩,胎压会下降,这时候就得适当补点气,不然会影响油耗和操控。上次冬天我就没注意,胎压降到 2.1 了,开在路上总觉得车没劲儿,后来补气到 2.3,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现在我也想通了,不用非得纠结到底哪个胎压更好,自己开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我在市区开,就把胎压设成 2.3,享受那种软软的舒适感;要是要跑高速或者拉不少东西,就把胎压调到 2.5,图个稳当和省油。反正调整胎压也不麻烦,自己买个车载充气泵,几分钟就能搞定。
你们平时开车都把胎压设成多少啊?是喜欢 2.3 的柔软舒适,还是 2.5 的稳定省油?有没有遇到过因为胎压不合适,开着特别难受的情况?都来评论区聊聊,让我也取取经!